博物馆
-
本周日下午,我和妈妈趣观影!
一束鲜花或一个红包是心意的传递,一部电影,成为母子情感的温暖纽带。这个母亲节,来立春电影博物馆,和妈妈依偎在一起,让故事代替言语,在光影中找到与妈妈的深情共鸣。光影有约书写与妈妈的专属回忆这个母亲节,我们招募10组母子(母女)加入观影团,邀您用另一种角度理解“母亲”这一称谓。立春电影博物馆,与真正关
-
李恩成、孙万灵参加“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花鸟画名家邀请展”
海,是永恒的凝视者,亦是流动的边界。当花鸟画遇上海洋,传统笔墨中含蓄的“小景”骤然舒展为浩渺的“气象”——烟台美术博物馆(烟台画院)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邀约当代花鸟画名家名作临海展出,既是对海子诗意的视觉转译,更是对东方艺术自然观的一次深度叩问:在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处,花鸟画如何以笔墨重构生
-
“园林游”人气旺!可园博物馆这样接住暑期流量
今年以来,可园博物馆人气持续攀升。1-7月,总参观人数近80万人次。进入暑期,东莞市可园博物馆参观热度再创新高。今年7月以来,仅半个月时间参观人数已达5.8万人次。市民游客们在游览中感受岭南园林独特魅力,体验传统文化无限活力。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园博物馆全面启动“莞一夏”和“潮流一夏・乘高铁・
-
跨越时空的丝路艺术对话:广东省博物馆举办“波斯文化艺术之夜”活动
5月9日晚,“波斯文化艺术之夜”在广东省博物馆二楼大堂举行。“波斯文化艺术之夜”是广东省博物馆年度大展“群星点亮的夜空——波斯文化艺术瑰宝展”的延伸教育活动,旨在让参与者更生动地理解古波斯文化,沉浸式体验文物大展。活动现场,观众不仅可以欣赏中国乐器、华裳的演绎,还能听到来自伊朗的传统乐器弹唱,通过文
-
舞台剧《寻长沙》常态化演出丰富文旅供给
当日,系列情景舞台剧《寻长沙》在长沙博物馆上演。该剧于清明假期期间开启首演,之后将于周末和节假日进行常态化演出。《寻长沙》由长沙歌舞剧院、长沙博物馆联合打造,以商周青铜文化、湘楚文化、汉长沙国、唐代长沙窑等为主要内容,用乐、舞、歌、吟诵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融合现代声光电技术,让观众体验长沙三千年的历史
-
(世运会)世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举行(2)
当日,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四川举行。 7月26日,火炬手曹茂园在传递火炬。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7月26日,火炬手程洪(右)、林寒在传递火炬。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7月26日,火炬手王连正在传递火炬。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7月26日,火炬手张娟娟在武侯祠博物馆传递火炬。 新华社记者
-
殷墟博物馆“伟大的商文明”荣获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杨之甜5月18日上午,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第二十二届(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项名单现场揭晓,殷墟博物馆“伟大的商文明”荣获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伟大的商文明”系殷墟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展览立足中华
-
央媒聚焦商邑殷墟丨河南安阳:满城尽带甲骨文
文化中国行丨商邑殷墟:满城尽带甲骨文半月谈记者 袁月明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3300多年前,商王武丁率众迁都于殷,恢弘的“大邑商”由此在洹河岸畔拔地而起。如今,我们称这座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为“殷墟”。这里出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
-
出发,去埃及考古!上博将赴古埃及首都孟菲斯地区开展考古发掘
以上海博物馆为核心的中国考古队首次深度参与埃及最古老核心遗址区的考古工作,也是继古埃及文明大展之后,中埃两国在文化遗产领域又一项里程碑合作,这是今天下午举行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新闻发布会传出了消息。上海博物馆宣布,今年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开展埃及最早都城孟菲斯地区塞赫迈特神庙的考古
-
《山西省文物保护条例》七月一日起施行
6月5日,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对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山西省文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了介绍。不可移动文物:防止建设性破坏我省是文物大省,文物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为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规定,在旧城区改建、城中村改造、土地成片开发前,县级以上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