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发布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澳华人装配式建筑企业助力澳大利亚住房危机破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7 12:14:00    

人民网悉尼5月27日电 近年来,住房危机已成为澳大利亚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房价居高不下、住房供应紧张,令越来越多中低收入家庭难以实现安居梦想。在这场关乎民生的困局背后,一家深耕澳大利亚市场的华人企业——高睿智慧建筑集团,正以装配式建筑技术为支点,为澳大利亚提供破解之道,呈现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高睿智慧建筑集团扎根澳大利亚建筑市场已有八年,以新南威尔士州为中心,业务覆盖昆士兰州和维多利亚州,项目涵盖工业厂房、联排别墅、双拼住宅以及公共建筑等多个领域。2024年,集团在悉尼马什菲尔德落成了当地首套全装配式预制高档住宅,展示了装配式建筑在高端住宅市场的广阔应用前景。

与传统开发商不同,高睿从成立伊始便确立了“产业链一体化协同”的发展战略,在澳大利亚建筑业中探索出一条“智造”路径。所谓装配式建筑,是通过设计先行、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工业化建造流程,将墙体、楼板、屋面等核心构件在工厂中按标准化设计进行生产,再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模块化装配。

高睿智慧建筑集团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施工的联排别墅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谈及装配式建筑的优势,高睿智慧地产集团董事联合创始人陈翰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比传统建筑需在施工现场大量切割材料、耗时费工且环境污染较大,装配式建筑通过将复杂工序前置至工厂,不仅显著减少人工投入与施工废料,降低噪音污染,还能大幅缩短工期、控制成本、提高施工精度,有效避免返工与误差。

高睿智慧建筑集团在悉尼沃龙加区建造的儿童保育中心施工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澳大利亚建筑业长期受制于审批慢、人工贵、协同难等瓶颈。面对重重挑战,高睿并未止步,率先搭建起涵盖设计、建材、施工的全链条产业体系。集团组建了包括建筑、水电、结构等专业领域的多工种设计公司,提升了设计与审批的效率。同时,高睿拥有自主的建筑公司与建材公司,实现从设计、材料供应到施工的全过程自主可控。这种高度整合的全产业链模式在澳大利亚本土企业中较为少见,也成为高睿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面对澳大利亚住房短缺情况,高睿智慧建筑集团的开发板块重点市场定位于中低收入家庭群体。以250平方米的住宅为例,传统建造方式工期至少需一年,且多为基础装修。而高睿仅用三个月时间,便在悉尼塔拉旺建成一套200平方米的住宅,建造成本较传统方式降低了10%至15%,且交付质量更优。

高睿智慧建筑集团在悉尼伊斯特伍德区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造的双拼别墅(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陈翰逸表示,住房价格由土地成本和建造成本共同决定,土地价格受市场影响难以控制,但通过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化与模块化流程,可以有效优化建造材料与人工支出,加快交付进度,进而减少客户的贷款压力,真正助力有实际住房需求的家庭群体。

过去,装配式建筑在澳大利亚的落地面临诸多挑战,如政府审批体系与装配式模式不兼容,金融机构放款流程与预制化不匹配,以及行业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等。然而,随着澳大利亚政府日益重视装配式建筑发展,相关政策也开始倾斜,鼓励审批单位和设计团队向装配式体系靠拢。与此同时,建筑规范也在逐步调整以适配新工艺,四大银行等金融机构亦优化了贷款政策,更好地支持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资金流转。

高睿智慧建筑集团大型多用途仓库厂房建设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从我们自身而言,也始终坚持在工艺与技术上持续迭代,以实现更优的建造速度、更高的建筑质量,以及更好的成本控制。”陈翰逸补充道。

作为一家深耕澳大利亚多年的华人企业,高睿智慧建筑集团致力于成为连接中澳发展的桥梁,将中国在工业建造领域积累的成熟经验,与澳大利亚在质量管理和建筑规范方面的严格要求相结合。陈翰逸表示,中澳双方应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携手前行,不仅服务好本地市场,也为中国优秀的技术和企业开拓新的增长空间与国际市场。(刘小源)

相关文章

    每日网签 | 8月30日北京新房网签368套、二手房网签317套

    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寅浩 李晗)北京市住建委官网数据显示,8月30日北京新房网签368套,网签面积21051.28平方米,其中住宅网签109套,网签面积12826.12平方米;二手房网签317套,网签面积26713.62平方米,其中住宅网签294套,网签面积25391.38平方米。

    智慧旅游打开“诗与远方”

    漫步西子湖畔,游客扫码即可召唤“AI导游”,实时解说景点历史与典故;畅游海洋公园,仿生鲸鲨与游客共游“海底世界”;观赏敦煌莫高窟千年壁画,AI复原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一段时间以来,场景复现与“具身”体验成为旅游热点,一系列创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文旅产业当中。新技术与新业态不断擦出火花,绘就文旅产业

    证监会一日“数箭齐发” 多家公司领巨额罚单

    中经记者 郭婧婷 北京报道8月22日晚,证监会及其下属地方证券监管局集中发布多项行政处罚决定,对一批涉及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规的上市公司及其责任人开出重磅罚单。罚单涉及*ST紫天、*ST汇科、华扬联众、泰禾集团等多家公司。《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这批罚单金额大,相关责任人被实施终身市场禁入,甚至有

    加盟业务驱动,华住2025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长

    日前,华住集团(NASDAQ:HTHT;01179.HK)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华住实现营收118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41.2%。第二季度,华住实现营收64亿元,同比增长4.5%;经调整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7.6%。华住CEO金辉表示,由于

    向海图强 谋求“三变”

    三个半月的伏季休渔正式结束。当数百艘渔船解缆启航,南海的波涛之下,一场远比捕捞作业更加深刻的海洋产业变革,已在南澳悄然发生。海洋经济的未来,在于从传统的索取者转变为现代的管理者和增值者。南澳以其“三变”,标志着一种更可持续、更富智慧的蓝色文明在此蓬勃生长。一变,以高质量规划为引领,变避风港湾为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