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铜川检察出击!宜君战国长城遗址“守卫战”打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1:52:00    

春日,宜君战国长城遗址静静伫立,诉说着岁月沧桑。3月25日一大早,文保员田怀全开始了例行巡查。与他共同守护这段古老文明的,还有铜川市检察机关的检察干警。

铜川市检察机关积极开展“寻访文物古迹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专项活动,依法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检察之力为宜君战国长城遗址保护贡献力量。

宜君战国长城遗址是陕西省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文物保护工作者在宜君县彭镇210国道沿线子午岭山梁上发现了宜君战国长城遗址。

“遗址保护区内怎么有这么大一片玉米地?”2024年4月,“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线索引起检察机关警觉。随后,一场文明守护行动开启。公益诉讼检察干警翻越山梁实地踏勘,无人机飞越荆棘遍布的山岗,传回第一手资料。

“7、8、9号墩台与王沟湾——焦淆段城墙遗址无保护界桩或公示牌,缺乏物理隔离措施的田垄,农机作业对墙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焦淆段城墙还被划入基本农田范围内,村民在此种植农作物。”铜川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仇亚静惋惜地说。

铜川市人民检察院随即立案审查,邀请文物专家学者、“益心为公”志愿者,对现场情况进行多维度评估,会诊提出全方位保护意见。铜川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由铜川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宜君县人民检察院协同发力,开展精准监督,分别向3个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书。

收到检察建议书后,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整改,对“应保未保”区域实施抢救性防护工程,规范设置文保标识,完善落实巡查防控措施,优化文保巡查人员队伍,并依法向有关部门报批,将宜君战国长城遗址本体移出基本农田范围。

每一块砖石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次行动都是对未来的承诺。以此案为契机,宜君县出台了加强宜君战国长城遗址保护的相关举措,建立遗址区划管控标准及多部门协同保护机制。同时,宜君县人民检察院携手文旅部门共同建立了宜君战国长城遗址检察保护基地,凝聚多方合力,保护宜君战国长城遗址。

案件有终结,长城保护不停歇。依托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3月26日,铜川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宜君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各业务部门干警和检察官助理,协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人民监督员共20余人,对宜君战国长城遗址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实地核查发现,此前因农机破坏形成的城墙断面已实施本体修复加固,遗址周边增设防护栅栏并划定保护范围,历史风貌完整性显著提升。目前,宜君战国长城遗址保护已形成“技术修复+动态监管+多方协同”的立体化防护体系,构建起文化遗产传承与法治保障深度融合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