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发布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九龙坡:“文明种子”遇沃土,“十大行动”催开满城幸福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5 11:43:00    

“以前过马路提心吊胆,现在车让人、人快走,心里踏实多了!”在九龙坡区杨家坪商圈附近的斑马线上,市民张大爷的感受,道出了九龙坡悄然变化的日常。这些变化,源于一颗颗“文明种子”在九龙坡的深耕厚植。

文明成果展示。

2024年8月1日,九龙坡区召开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动员部署会议,正式启动相关工作。该行动计划旨在通过5年时间实现“七个之城”目标,涵盖城市治理、民生改善等多个领域。 ‌

“十大行动”实施近一年以来,九龙坡区全区上下以此为纲,将文明城区创建专项行动融入其中,像绣花一样精细治理城市,让文明的“种子”融入城市肌理,开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满城“幸福花”。

理论铸就文明根基,文明创建有了基石

文明创建非一日之功,必须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九龙坡区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的提出与实施,为全区文明创建搭建了坚实的四梁八柱,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而理论则是推进治理的重要加速度。

2025年2月,全市“文明行为促进月”在九龙坡区启动,在杨家坪步行街举办的“文明之春”市集成为城中热事。本次市集以“文明在我、文明在小、文明在线、文明在手、文明成风”五大主题板块为核心,集中展示近30项丰富多彩的互动体验、文化展示和便民服务,吸引了众多市民慕名“赶集”驻足参与。这场市集不仅是文明成果的展示台,更是市民参与创建的大舞台。

当下,“理耀龙门”宣讲活动正在九龙坡区各镇街持续开展,宣讲活动通过创新形式与鲜活案例,让理论传播与文明创建深度融合。‌消防员李玮啸‌在冶金村社区用“锅烧煳引发80%火灾”的鲜活数据引发居民热烈讨论,70岁居民程昌明感慨“这样的宣讲来多少次都不为过”,大家承诺守护社区安全……宣讲活动正成为九龙坡区文明创建的鲜活载体,真正实现“声入人心、行见实效”。

近一年来,九龙坡区通过深化打造“理耀龙门”宣讲品牌,构建1+9+N宣讲矩阵,常态化开展宣讲活动3300余场次,线上线下覆盖220万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共同构建有坚定信仰的城市文明。

同时,九龙坡通过强化巴文化、抗战文化、工业文化等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打造数字国防军事体验中心,依托抗战兵工旧址博物馆聚落、中共四川省临委会会址、刘伯承六店旧居等,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常态化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强国复兴有我”等宣传教育活动1270场次,不断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志愿服务更是文明城市的鲜活注脚。随着“志愿者之区”推进方案的落地,“渝善渝美 志暖九龙”品牌活动如春风化雨般渗透到城市肌理,爱心义剪、免费磨刀、微宣讲、有奖竞答等服务深受群众欢迎,志愿者们用点滴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

数字化赋能则让文明实践焕发新活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如同“文明枢纽站”,上千场活动信息实时更新,从“邻里厨艺大赛”到“社区健康讲座”,从“红色故事分享会”到“科学小实验课堂”,市民只需指尖轻点就能找到心仪的活动,或者报名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常态化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增强了文明创建的社会认同感与凝聚力,促进社区治理水平提升,逐渐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

九龙坡区举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整治,推动城市文明成果惠民

从一个个自发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到一场场成风化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再到一项项落地见效的民生实事,无不彰显出九龙坡区在文明城区创建中的为民、惠民、利民导向。

过去,外卖、快递骑手穿行在城市,带来的安全隐患让人担忧。如今,“文明骑行一件事”应用正式上线“渝快办”“渝快政”及城市治理中心平台,就能轻松解决很多隐患。民警、辅警、城管队员只需动动手指,就能采集上传骑手的违规行为或正能量瞬间,后台数据自动推送至相关企业。企业则根据这些“数字画像”,对骑手采取安全教育、停单处罚或加分奖励等措施。商务、邮政部门则从行业源头加强监管。这套由大数据智能化驱动的闭环管理机制,有效破解了执法难题,从源头上促使“文明骑行”成为习惯。

交通安全宣教活动也持续走进社区、企业和校园,外卖快递小哥的“文明骑行”培训让配送更规范。针对不礼让行人、乱穿马路等顽疾,执法部门既“严查处”又“重劝导”,斑马线前的停车礼让渐渐成为常态。针对市民反映的“乱停车”问题,九龙坡区新建多个小微停车场,创新设置潮汐车位6177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曾经挤占人行道的“僵尸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停车秩序,为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各类文明出行举措是九龙坡区涵养文明习惯,惠及更多人的缩影。“华福大道美每家公交站背后绿化带内行道树被虫蛀空”,如今树木被移走,安全隐患消除;“唐家湾社区铁路新村46-47号毁绿种菜现象突出”,现在清理完菜地并补种了350余平方米绿植……依托多元共治平台,市民可通过多种渠道反映城市中的不文明现象,“九龙城运通”平台接收的民生诉求全部办结,并通过区内的监督平台曝光问题实现件件有回音,以问题整治为手段,越来越多人享受到文明创建的成果。

户外广告整改和T型牌灯光改造,让城市天际线更加清爽;500余吨村庄垃圾的清理、129公里边沟的清掏,让乡村环境焕发新颜;二郎街道的8条路段“七乱”整治,让背街小巷从“脏乱差”变“洁净美”;黄桷坪街道2000平方米的涂鸦美育项目,将老旧墙体变成艺术画布……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完成,让文明治理更加惠民有感,犹如点点星光,汇聚成市民触手可及的幸福。

文化不断浸润,厚植城市文明风尚内涵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

九龙坡区将文化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深层支撑,通过丰富精神供给、选树先进典型,让文明基因融入城市血脉。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建设,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触摸文化温度。文化艺术“十个一”星光奖的启动,点燃了群众参与文化创作的热情;全民阅读季系列活动贯穿全年,亲子共读、诗词接龙等活动吸引上千人参与;“文艺进万家”惠民演出走进社区广场,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由九龙坡区出品的全国首部孤独症题材纪录片《特别的你》的摄制投映,用镜头讲述特殊群体的故事,传递“理解与接纳”的文明理念。

文明新风洋溢在九龙坡区的每个角落。

书香满城是城市文明的生动注脚。在“书香重庆”全民阅读系列评选中,九龙坡区斩获8个奖项,位居全市区县第一,从社区书屋到校园阅读角,从线上读书会到线下分享会,阅读已成为市民的生活方式。

今年5月,九龙坡区秦庭群家庭光荣入选全国2025年“最美家庭”,成为重庆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家庭。秦庭群、陈益群夫妻俩,用百万件包裹编织起城市的温暖脉络,以10万公里的服务里程丈量着为民服务的初心。

在九龙坡,像秦庭群这样的热心肠数不胜数。今年以来,全区有1人被命名为第十批重庆市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10个集体获得九龙坡区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8人获得九龙坡区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选树“九龙好人”14人、“重庆好人”1人、市五星级志愿者7人。通过打造“身边好人”微访谈、“文明有我”好人倡议、“好人联盟”文明劝导队等载体,让千余名“中国好人”“重庆好人”“九龙好人”,300余个文明集体成为文明的践行者、带动者。他们的故事如春风化雨,带动更多人见贤思齐。从街头巷尾的凡人善举到聚光灯下的先进模范,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共同构成了九龙坡的“文明群像”。

志愿服务深入群众家庭。

文明城市,必须是信仰坚定、崇德向善、人民满意的城市。从思想引领到环境改善,从文化浸润到民生保障,九龙坡区以文明城区创建专项行动为抓手,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具魅力。当文明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追求,这座城市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相关文章

    何处是“江乡”?一个作家笔下的眉山故事和文化记忆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江乡”何在?对于眉山籍作家刘川眉而言,答案藏在水脉纵横的岷江岸畔,藏在苏轼笔下的远景楼头,也藏在一代代眉山人的文化记忆深处。近日,他的新作《江乡书》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以散文随笔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对家乡深情的文学回溯。全书收录38篇作品,分为“江乡故事”与“江乡斯文”两辑,从历

    河北博物院今年暑期累计接待观众76.2万人次,同比增长18.4%

    河北博物院今年暑期累计接待观众76.2万人次同比增长18.4%,其中省外观众占比40%8月31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纵览客户端讯(河北日报记者史晓多 见习记者刘蕴哲)从河北博物院获悉,2025年暑期,河北博物院通过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多元主题展览、策划专题社会教育活动等,累

    智慧旅游打开“诗与远方”

    漫步西子湖畔,游客扫码即可召唤“AI导游”,实时解说景点历史与典故;畅游海洋公园,仿生鲸鲨与游客共游“海底世界”;观赏敦煌莫高窟千年壁画,AI复原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一段时间以来,场景复现与“具身”体验成为旅游热点,一系列创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文旅产业当中。新技术与新业态不断擦出火花,绘就文旅产业

    瞰中国|广东广州:夜色下的城市视觉盛宴

    在广州,当暮色漫过城市天际线,设计的魔法开始苏醒。玻璃幕墙折射着霓虹,勾勒出几何美学的利落线条;桥梁如银带跨江,流动的车灯织就金色光轨。每一盏灯的亮起,都是创意的绽放;每一条光的轨迹,都是城市生长的印记。当镜头定格此刻,我们看见的不只是夜色,更是一座城市用设计点亮的,永不落幕的精彩。制片人:马宝军策

    安全出行是对自己最贴心的照顾

    评论近日,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人民法院发文,披露了一起案例。王姨在火车站逆行,碰到了小张的行李箱,随即摔倒。后来,王姨因脑硬膜下出血、呼吸衰竭离世,其家属向小张索赔60余万元,该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法院判定小张无过错,并提醒公众尤其是老年人应在公共场所承担合理的注意义务。这一判决背后并非苛责,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