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记者 潘从武
□ 法治日报通讯员 赵书城 刘晶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分局民警远赴云南省,捣毁一个“翡翠直播带货”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抓获22名犯罪嫌疑人。该案系新疆首例涉“翡翠直播带货”领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
直播间内暗藏玄机
2024年11月,年近七旬的刘光(化名)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翡翠销售主播,邀请他扫码进入翡翠销售网络直播间,为主播“聚人气”,称直播结束可送翡翠原石。
刘光没多想,添加对方好友后,扫码下载直播软件,进入直播间。
直播间内,在金色的背景下,主播助手在一名身穿缅甸军服的持枪男子护送下展示开窗翡翠原石(开窗是指在翡翠上开一个小口,展示内部成色),主播称原石来自中缅边境。评论区内更是热闹,“666”等夸赞霸屏,“幸运观众”争相购买。
刘光观看直播获赠小挂件后,将目光转向翡翠原石,此后每日坚持观看直播。至当年11月中旬,他花费10万元购买了多块翡翠原石。
按照直播间规定,翡翠原石交易成功后,与主播有合作的翡翠原石收购商有优先收购资格,若价格合适,购买者与收购商达成交易,其所购的翡翠原石会直接邮寄给收购商。
首次与收购商交易,刘光收获2万元,这让他对此深信不疑。而从始至终,他并未收到翡翠原石的实物,仅在直播间看了一眼。
当年11月26日,刘光又在直播间花87万元买了5块原石,却再无收购商联系。主播称原石系盗窃所得,建议刘光再支付售价10%的钱款,由主播团队将原石制成更值钱的成品。刘光于是又支付了8万元。
一个月后,刘光收到了主播寄来的翡翠成品:2个手镯、8个无事牌、1个戒指。
看着材质一般的成品价值高达90余万元,这让刘光及家人产生质疑。刘光赶忙联系主播,却发现对方已将自己拉黑删除。深感被骗的刘光选择报案。
环环相扣布下圈套
案件究竟该如何定性?乌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分局成立由网安、图侦等多警种联合组成的专案组,深入摸排调查。
警方调查发现,这是一个精心编织的骗局:直播开始前,主播团队的客服会发布售卖翡翠原石的广告,再通过大数据搜集那些点击或搜索过相关内容的网民信息,针对性发送直播链接。待网民产生兴趣来到直播间,直播团队会迅速活跃起来,热闹非凡的直播间围观者众多,可多数围观者其实是主播团队的“托儿”。
主播租用翡翠商的优质原石在直播间展示。直播间设置抽奖机制,若围观者想购买翡翠原石,需在评论区打出0至88之间的幸运数字,由主播随机抽取幸运观众,赋予其购买资格;通过事先设定的程序,主播会安排“托儿”成为幸运观众,以确保每块翡翠原石都能在虚拟世界售出,并以此营造围观者争相购买翡翠原石的假象,进一步迷惑“有购买意愿”的网民;最后,若网民表露出购买意愿,其便会被安排成为幸运观众,从而完成交易。
交易完成后,圈套进一步缩紧:主播会安排由“托儿”假扮的收购商向购买者加价收购,获取信任,待其尝到甜头追加高额投入后,主播便会以“翡翠原石系盗窃所得”“翡翠原石被缅甸军方查扣”等借口,引诱购买者委托其将所购翡翠原石制成成品。经调查,这些成品系主播团队以10元至百元不等的价格自摊贩处收购,尽管它们含有翡翠元素,却是价值极低的边角料、废料。
团伙成员悉数落网
这一直播团队具有电信网络诈骗团伙的重大嫌疑。
明确了案件性质,乌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分局立即开展侦查。
经查,该团伙藏匿在云南省,分工明确,层级分明,自2024年10月开播以来,所涉案款已超百万元。
接报后,自治区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乌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高度重视,多次召开案情分析会专题研究,调集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依托大数据缜密分析,逐步掌握该团队组织架构。
今年3月,经缜密侦查,民警摸清了该团伙具体位置、人员构成、活动规律。
4月3日,在云南省警方全力配合下,特别行动小组兵分五路集中抓捕,抓获21名犯罪嫌疑人,查获翡翠原石、成品100余块、涉案手机73部、现金30万元。
经讯问,该团伙头目尔工(化名)交代,其2017年因故意伤害致人重伤被警方打击处理。出狱后,其接触到“翡翠直播带货”行业,发现了其中的“商机”。2024年10月,其雇用专业网络直播团队,纠集多名有吸毒、贩毒前科的同乡担任“托儿”,冒充收购商、缅甸军人,组织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据尔工交代,作案半年内,该团伙诈骗所得达160万元,被害人遍布全国。该案已在全国串并案件16起。
5月初,经深挖审讯,民警又抓获该团伙一名成员。
目前,2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来源: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