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临沂客户端讯当网红与网红经济呼啸而来,蒙阴敞开怀抱欣然接纳。
大到产业发展、文旅观光乃至全域建设,小到实体或网络店铺、从事种养殖的农人,流量的红利正在向沂蒙山腹地的每一个村落延伸。
将“网红”与“县域”串联在一起的,是个人IP带来的流量;拥抱网红、悦纳流量,蒙阴以此为县域发展增添动力,并进一步树立形象,敲下了专属于自己的流量“密码”。

双向奔赴下的产业之变
与其它单纯打“文化牌”的网红城市或县域不同,蒙阴的网红带着独具特色的产业标签。
山间5月,蒙阴红门果品交易市场已焕然一新,急切等待今年的蜜桃交易旺季。
在这个中国桃生产第一大县,每年的5月至11月,蜜桃购销成为压倒其它一切的“主旋律”。毕竟,高达71万亩的蜜桃种植面积和12.5亿公斤的总产量,要在此时完成从生鲜果品到百亿销售的整个流程,而这,也成为蒙阴很多网红的“主力战场”。
蒙阴的网络经济便是从桃子“起家”的。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蒙阴蜜桃网络订单仅有300单,2018年,增长为3万单,到了2024年,蜜桃旺季时,日最高订单量超过了100万单。
2024年,蒙阴蜜桃网上销售2亿公斤。虽然从总量来说,网络销售量还未达到其五分之一,但对产业发展影响巨大。
首先是蜜桃的品质提升及品种更换,“奶油蟠”“黄油桃”“快递之王”等网上知名的蜜桃品种成为果农追捧的种植热点。其次是价格,网络销售蜜桃普遍价格较高,直接带动了线下市场价格。据综合测算,为每公斤蜜桃提高了1元的售价。最后,全面提升“蒙阴蜜桃”这一品牌的知名度。
“正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叠加效应,让蒙阴的蜜桃等果品产业实现腾飞。”蒙阴县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滕德富介绍,网络经济参与蜜桃及果品产业的每一个大小转折点,都有政府的引导、参与和扶持。
以品种为例。蒙阴蜜桃曾有200多个品种,现在还有76个,其中种植面积过万亩的有15个。俗称“四月半”“五月红”“六月鲜”等的蜜桃品种,现已基本淘汰;而网络销售较好的“奶油蟠”等品种成为种植热门。
新品种的推广和种植技术培训,是蒙阴果业发展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关注和实践的主要工作。“蒙阴蜜桃和其它果品都是‘以产定销’。桃子好,网红才能卖得多、口碑好,才能被粉丝信赖。种出质好价高的桃子,是核心关键要素。”蒙阴果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禹化强介绍,该中心适时引导26万蒙阴桃农调整种植品种和结构,目前蒙阴蜜桃已形成毛桃、油桃、蟠桃、观赏桃四大类70多个主栽品种,成熟期从5月一直持续到11月,能够保证蜜桃在7个月间始终在市场上与消费者见面。蜜桃也为蒙阴农民贡献了超过八成的收入。
不仅仅是蜜桃产业,还有蜂蜜等其它农产品,再到食品产业和工业领域,蒙阴网红的走红“不拘一格”,却有踏实优质的产品乃至产业“作保”。这是很多蒙阴网红“长红”的关键。
依托网红经济,蒙阴让全国各地的网民认识了优质的本地产品,又通过“以销促产”,推动县内相关产业的改善和提升。这种网红与政府、网红经济与县域发展双向奔赴的现象,不仅让蒙阴各相关产业的实力和魅力在这些数据流量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更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全域网红的目标跨越
在网红们不遗余力推广的同时,蒙阴也在谋划着最新的“招式”。在这里,网红的尽头不全是直播带货。蒙阴远远拓宽了“网红经济”的广度和深度。
蒙阴山崮叠嶂,山间的桃子要“走”出去,怎么办?早在很久之前,这里就已经修成密度堪称全国领先的“四好”路网,山有多高,路就有多高,公路修到山上的每一处果园门口。该县建设了2处县级物流中心、32个镇级配送站、354个村级快递点,织就了“48小时出山网”,让凌晨摘下的蜜桃次日便能出现在北上广深高端商超。
“最关键的是物流价格。”蒙阴县交通运输局局长丁兆文介绍,该县在全市率先成立快递协会,与电商协会、果业协会等合作,协调国内各主要快递品牌总部,专门出台了蒙阴蜜桃销售季的最低快递价格。2024年,以单件3公斤内水果快递为例,中通、申通、圆通、极兔快递费为3.2元至4元,京东、顺丰为6.5元至8.5元。
据统计,蒙阴县从事生鲜果品销售的电商、微商企业超过3000家,日均发货量超过8万件(蜜桃集中上市期日均15万件,峰值达20万件)。2024年,蒙阴县通过快递渠道配送的蜜桃达2250多万单,比2023年增长36%,有效推动了当地电商和蜜桃产业蓬勃发展。
2024年,蒙阴成为“农村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全国示范区”创建主体,目的是打通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畅通农产品流通“微循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贡献。
如果说,电商只为“商”,那快递入村则是为“民”。根据《蒙阴县打通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实施方案》,该县在354个行政村中选取86个中心村建立寄递服务站,并在全县11个乡镇街区配备了农村寄递物流公益岗,通过“中心村+公益岗”快递配送服务模式,实现快递直接到村,让农村群众取送快递和县城一样方便。
快递进村,村民在家就能收到网购商品。与此同时,他们还可以将自家农产品直接寄往全国各地,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蒙阴的目标是打造‘全域电商’‘全域网红’,让发展的脚步不落下任何一个角落。”蒙阴县委书记尤元勋说,通过全域、全民的持续走红,让县域发展实现吸引人流、留住财流的跨越,最终留住流量,让“网红县”的形象更深入人心、更有魅力。

县域发展探索与创新
今天的网络时代,一首歌、一个小吃,甚至一个段子就能带火一座城。“网红经济”,还带给了蒙阴县哪些发展思考?
“新形势下,育新机、开新局,就必须拿出不一般的举措、不寻常的力度,特别是要用改革的思维和创新的理念来破瓶颈、解难题,将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贯穿各项工作全过程。”尤元勋表示。
为此,蒙阴率先在全市启动了发展网红经济的探索:从培养本地网红带货本地农产品,到拓宽网红产业的路径和发展界限,再到创新思维再造全新领域优势等。
蜂蜜产业就是蒙阴“网红”全力托举出的“全国第一”。作为果品大县,蒙阴105万亩的果园面积为蜂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但直到王朋等网红的崛起,才让蒙阴成为国内最大的蜂蜜集散地。
从最初的开网店卖蜂蜜,到如今拥有4个直播团队、10名主播,王朋的“蒙园蜜坊”等抖音号在全网拥有300万多粉丝,蜂蜜年销售额400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蒙阴销售蜂蜜的网红超过30家。
在这个产业上,蒙阴先后6次实施农业农村部蜂业质量提升行动项目,累计投入国家资金900余万元,形成蜜蜂养殖、蜂蜜加工、产品销售、果蜂循环、蜂旅融合的全产业链条。
今天,蒙阴已经建成我市第一家蜜蜂文化科普馆,打造“蜜蜂小镇”与蜂文化主题公园、特色民宿等旅游项目,构建起集研学科普、蜂疗康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蜂旅模式新业态,年均接待游客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余万元。
对于网红以及网红文化的扶持,让蒙阴更具包容性、更富创造力,自然也就具备未来发展的动力。围绕“网红经济”的一系列探索,也成为蒙阴县域经济发力的破题点。
“多方聚力、共同施力,将蒙阴‘网红县’的氛围带出来,大大提升蒙阴整体形象,而网红经济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元勋认为,网红经济在城市发展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带给县域的改变才刚刚开始。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珊珊 丁立国 通讯员 张圣虎 李朋
编辑:江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