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党建引领“破圈” 推动多元治理“出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6:11:00    

在楼栋间,搭起协商议事的长板凳,让邻里心声在此交汇;在社区里,打造红色物业,使为民服务更具温度;在田野上,以党建赋能乡村振兴,展现最美村居新图景;互通互联,深化党建联盟,凝聚各方携手共进合力……

近年来,清水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多元治理,绘就一幅共建共享、睦邻善治的宜居清水新画卷。

楼门议事 激发自治“内生力”

在万春社区,嘉园8栋是名副其实的“明星楼”。楼前干净整洁,进入楼栋“楼门议事点”标志醒目,一旁张贴的“楼道公约”一目了然,负一层的一户一个的充电桩设计合理,电瓶车摆放井然有序。谁能想到,这一切都是出自该栋居民自己的手笔。

万春社区是由8个村拆迁整合而成的大型安置小区,分为融园、芳园、嘉园3个园区,居民近1.9万人。自2012年建成以来,随着居住年限的增加,楼栋乱堆放、飞线充电、电动车上楼充电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有效破解“人口多、人手少、压力大”的治理难题,社区党委探索“党建+社区治理+居民自治”模式,从楼栋和单元“小切口”入手,打造“楼门议事点”载体,推选红色楼栋长,组建楼栋自治小组,鼓励居民以楼栋为单位开展“微自治”,精准对接居民需求,让居民成为小区治理的主角。

嘉园8栋成为首个试点楼栋。“我们这一栋有5个村安置的120户居民,以前飞线充电、楼道乱占、电梯脏乱差各种问题比较突出,现在不仅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楼栋自治让邻里间的感情也深厚了,大家自觉爱护楼栋,都说进楼感觉跟回家一样。”8栋红色楼栋长、老党员朱章龙自豪地说,现在居民遇到的问题,基本不出楼栋就能解决。

嘉园8栋的自治成果,在万春社区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得社区其他群众纷纷称赞:“有没有党组织,真的大不一样!”以8栋为试点推广,截至目前,万春社区共推选66名楼栋长,打造楼门议事点28个,开展15次楼门议事会,3次楼门志愿服务活动,楼栋乱象问题显著改善。社区还打造“芳馨议事亭”和“移动说事点”,为居民进行家门口议事提供阵地支撑。

“楼门自治,是为了让居民逐步从小区治理的‘局外人’变成家园建设的设计者、参与者和推行者。”万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潘峰介绍,社区党委将不断深化楼栋自治机制,激发社区最小单元——“楼门”的自治活力,并以反诈、志愿服务、平安、文明等为主题,进一步打造特色主题楼栋,让小区居民在共治共建中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为社区治理增添新动力。

红色物业 架起服务“连心桥”

物业服务好不好,居民说了算。在罗兰社区罗兰小镇,居民杨小竹对物业赞不绝口:“在芜湖,我住过几个小区,这里的物业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杨小竹口中的优质物业,正是荣获省级皖美红色物业称号的罗兰小镇红色物业。

近年来,罗兰社区贯彻落实“党建引领 物业芜优”工作计划,积极打造“红色物业”,以三方议事为抓手,推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以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着力破解居民关心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提升小区治理水平。

“我们以‘罗兰听声’为平台,积极推行‘听声说事、听声理事、听声议事、听声办事、听声评事’的闭环机制。通过这一机制,前期倾听居民声音开展工作,后期再依据居民反馈评估成效,从而确保服务真正契合群众需求,做到群众心坎里。”罗兰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郭强燕介绍。

她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小区“罗兰听声”议事活动现场的例子。当时,有居民提出小区的非机动车坡道狭窄逼仄,电瓶车不好骑行,尤其是遇上下雨天,地面湿滑更容易让电瓶车打滑,每次经过都会提心吊胆。该意见引起了小区党支部的高度重视,会后立即召开专项会议商讨,并迅速敲定解决方案。居民们惊喜地发现,物业很快对小区20个非机动车坡道进行了全面改造,坡道不仅拓宽了,还做了防滑处理,一旁更贴心设有醒目警示标识。这一举措,在随后的“听声评事”环节,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不仅有红色物业,还打造出一支强劲的“红管家”队伍。队伍由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小区业委会、热心居民、小区党员等力量组成,通过入户走访、居民微信联系等方式,及时收集、解决辖区居民诉求,切实让党员、群众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同时,实施红色积分制,以“积分制”串起物业管理、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引导党员主动亮身份、践承诺。

自“红管家”队伍成立以来,有效化解了居民集中反映的小区水系养护、休闲座椅、电梯厅升级改造、小区绿化维护等问题,实现了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同向发力、同轴运转。

“目前,我们正着手成立罗兰社区红色物业联盟,进一步深化红色物业建设,提升物业整体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更暖心的服务。”郭强燕说。

最美村居 绘就振兴“新图景”

春日和煦,微风轻拂。走进清水社区六垣村,桃花沟一湾碧水穿村而过,河沟边去年种下的百余棵桃树,如今枝头桃花正开得灿烂,桥头广场上,红色的党建宣传栏,庄重醒目。

“现在村子太美了,和以前比简直天壤之别!”居民王政感叹道。过去,桃花沟是条龙须沟,又脏又臭,村里的砂石路让人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垃圾更是随处可见。如今,这里风景如画,为搭配村里的美景,王政还把自家院子打造成村里的“最美庭院”。

2019年,清水街道启动桃花沟黑臭污沟渠整治项目;2022年,借芜湖打造“最干净城市”契机,对六垣村进行新一轮集中整治,包括改水改厕、道路硬化、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等,村子实现华丽蜕变。

“党建引领是关键,党员带头,居民参与,大家一起共建美丽家园。”清水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文革说。建设过程中,党员积极挨家入户,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参与。村民王家文兄弟无偿让出100平方米宅基地,建立了村口的健身广场;村民李业来起早摸黑平整了桥头的党建宣传小广场。

环境美了,更要维护好,村里又实施起“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推行“党建+网格+积分”治理模式,以“一月一公示、一月一兑换”的“红色积分”激活乡村红色治理动能。同时,推动党员、居民小组长由“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对辖区3.5平方公里10个居民小组进行全覆盖每天2小时轮岗最美“小扫员”行动。

以党建赋能乡村治理,六垣村荣获2024年鸠江区“最美宜居村庄”称号。近年来,清水街道坚持党建标杆示范带动,一手抓引导,一手抓整治。截至目前,各社区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60支,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活动1100余人次,设置党员示范岗20个,清水街道荣获3次区级“最干净镇街”称号,5个涉农社区已累计获得22次区级“最干净村居”称号。

党建联盟 扩大共治“朋友圈”

清水街道处于“欢乐芜湖”的核心地,辖区内拥有华强方特、鸠兹古镇、大白鲸海洋馆等众多文旅企业,为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清水文旅党建联盟应运而生。

联盟由各文旅企业属地的罗兰社区党总支牵头组建,吸纳文旅企业基层党组织广泛参与,依托街道机关和市公安局、市一院、宜居物业等辖区内单位组建文旅志愿服务队,提供“微服务”,实现游客诉求“10分钟响应、24小时办结”,一揽子抓实秩序维护、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工作。

“我们希望通过文旅党建联盟为牵引,推动政企高效沟通、景区提档升级、业态多元丰富,实现党建与文旅产业发展两促进、双提升。”谈起联盟成立初衷,街道党建办相关负责人说道。

这一理念在文旅党建联盟行动里切实落地。近年来方特打造夜场经济,旅客量激增,联盟在志愿服务时发现,园区存在游客入园时间长、项目排队久、开水供应不足等问题。联盟立即召开联席会议,各联盟单位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提出解决方案并由方特实施。通过升级检票闸机、提前安检、增加PDA检票机、新增直饮机供水点、商户无偿供热水等一系列举措,有效解决问题,大幅提升游客游玩体验。

正是诸如此类的用心服务,带来了显著的成效。联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初心课堂”“文旅红管家”各类活动25场次,办成秩序维护、车位共享等实事160余件;在景区、停车场设置党员志愿服务点位3处,常态化开展服务;2024年“十一”“五一”节日期间开展“党建+志愿服务”10余次,服务游客30万余人次,进一步提升景区景点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和城市文明形象。

文旅党建联盟仅是街道党建联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清水街道党工委打破地域、领域、条块限制,构建“1+N+X”党建联盟组织架构,整合辖区单位和各项资源,以党建为链,凝核聚力,有效实现组织融合、资源整合、人心聚合,目前,街道所辖4个城市社区全部建立党建联盟。

为确保党建联盟发挥实效,街道还建立联席会议共商制,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协商会议;动态更新“三张清单”,即由联盟成员发布“需求清单”、可向其他成员提供的“资源清单”,各联建政府单位优化并发布的“政策清单”,促进联盟成员单位协作发展;构建主席轮值制,促进党建联盟“公转带自转、自转促公转”协调运行。

一个个楼门议事点的搭建、一项项红色物业的暖心服务、一处处最美村居的蝶变、一次次党建联盟的协同发力,彰显出清水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民解难题的担当与智慧。针对居民关切的物业管理、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等急难愁盼问题,街道以“一事一策”精准破题,围绕问题响应速度、办结实效、群众反馈等维度动态跟踪评估,确保“小事不出楼栋、难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真正把矛盾化解在源头、把服务延伸到末梢。如今,在党建引领下,清水街道广大党员群众、企业资源、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升,正焕发出基层治理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