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发布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袁家村创新发展民俗旅游的启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3 08:40:00    

袁家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其村域面积仅有0.4平方公里,全村现有62户285人。袁家村是闻名全国的“关中民俗第一村”、百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3年,袁家村全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达到30亿元,年人均收入15万元以上。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中,袁家村经历了造田治穷、工业致富、旅游强村三次变革转型,创造了党建引领、人才带动、产业创新、共同致富、村外办村等诸多经验,对我们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很深的启示。

以特色美食为切入点,把城里人引过来

袁家村周边既没有名山大川,也没有名胜古迹,要发展旅游,靠什么把人吸引过来呢?他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关中美食。

实行“前店后厂”,让游客先观赏再品尝。袁家村深挖民俗内涵,由村集体出资建设作坊一条街,建成了磨面、榨油、粉条、豆腐等10多个专业作坊,每个作坊都采用“前店后厂”模式。后厂向游客展示农家美食的传统制作工艺,游客可参观“牛拉碾盘”“大梁压榨菜籽油”等食品传统加工过程。前店为游客提供现做现吃的美食体验服务,具有满满的老家味道和烟火气息。

实行“一店一品”,把每种美食都做成一绝。袁家村的小食街汇聚了100多种美食,但每家都不重样。村里对每个品种都通过公开竞争、公平公正地选出手艺最好的人来经营。一店一品、独家经营,多年只做一种美食,将味道和品质都发挥到了极致。

实行四个统一,将“放心吃”做成最大卖点。袁家村对所有店铺推行采购、定价、结算、质监“四统一”管理,邀请县里派质检员驻村、村干部随机抽查、村民相互监督。小吃店不允许用冰箱,所有食材必须现买现用。村民将守护食品安全当成了守护自己的生存之道。

以特色文化为新热点,把外来客留下来

为了让游客吃完饭能留下、能住下、能再来,袁家村打造了4张名片。

民俗文化名片。袁家村以关中民俗文化赋能乡村旅游,发展秦腔弦板腔、风箱熬茶、皮影技艺等民俗文化,打造老茶馆、祠堂街、关中大观园等民俗文化体验场景,让城里人在这里找到乡愁。

创意文化名片。袁家村建设了“文化增色”书院街,吸引1000多名大学生创客、青年团队、文化企业等入驻。书院街为年轻人创业免费提供店铺,资助其经营。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大学生来村开店、研学渐成气候,“创意大集”、艺术节等活动不断。

“月光”文化名片。袁家村为了发展夜间经济,建设了酒吧街,引进五星级酒店,打造高中低档全覆盖、各具特色的民宿群,力推夜娱、夜秀、夜市、夜读,实现了乡村旅游从阳光里到月光下的跨越。

时尚文化名片。袁家村引进了全国唯一落户村级区域的星巴克咖啡店,建成了旅客家庭营地运动中心、三角翼飞行体验中心,新增高空漂流、热气球等拓展项目。游客感到,袁家村旅游既有土味又有洋味,既时尚又大众,老人愿意来、孩子不想走、年轻人反复“刷”。文旅融合、多业态供给形成了全年龄段乡村旅游市场。

以特色产业为联接点,让供应链强起来

袁家村始终不忘农业这个根本,不断做长、做强、做全农业产业链。

延伸产业链条。袁家村持续对农业补链、延链、强链,拉动农产品加工稳定增长和种植养殖的持续扩张。2010年,袁家村豆腐坊市场供不应求,村里及时成立了豆腐专业合作社,产量扩张10倍,将前店后坊升级为前店后厂。目前已建成豆腐、醪糟、酸奶、粉条、醋等8个工厂。

拓展发展空间。袁家村自有土地难以满足发展需要,他们积极实施“一村带十村”联动发展工程,与周边的赵镇、西张堡镇等合作建设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不仅拓展了本村发展空间,还带动了周边村发展和农民致富。

放大品牌效应。从2015年起,袁家村开始进城发展体验店,在西安、咸阳、宝鸡开设城市体验店17家。目前已在青海西宁、河南新乡、海南琼海等地以袁家村模式打造了6个特色民俗旅游体验地,实现了由“卖产品”向“卖品牌”升级。

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启示

乡村旅游大有文章可做。黑龙江很多农村环境优美,闲置房屋和建设用地充足,绿色食品更是无可替代,具备将乡村特色饮食做好、做优、做大的条件。从文旅融合资源来看,全省各市县都有一批民间文艺达人,曲艺表演、陶瓷木雕、剪纸工艺等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可以将文旅融合做得有声有色。

站在游客的角度想问题。学习袁家村的干部群众,经常把自己当成一个游客。处理游客与商户纠纷、食品价格制定和调整、配套服务项目设定等方方面面,都以游客的体验感作为最高标准。

选好带头人是关键。袁家村一直有一个坚强有力、团结实干的领导班子引领发展。农村发展实践证明,实现生产发展、农民富裕、乡风和谐,一个好领导班子、一个优秀带头人是关键。要选拔懂农村、爱农民、能创业、敢担当的农村带头人。同时,还要给予乡村旅游业有力支持,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要扶持打造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先进典型,对全省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发挥引导示范作用,以点带面,逐步推开。

◎调研小结

学习袁家村的干部群众,经常把自己当成一个游客。处理游客与商户纠纷、食品价格制定和调整、配套服务项目设定等方方面面,都以游客的体验感作为最高标准。

相关文章

    香港故事丨邂逅香港原创粤语音乐剧的多元文化之美

    新华社香港8月10日电 题:邂逅香港原创粤语音乐剧的多元文化之美谢妞明月高悬,鼓声响起,清代“状王”方唐镜的堕落与救赎从此开始……今年夏天,由香港西九文化区、香港话剧团联合制作的原创粤语音乐剧《大状王》开启内地巡演,从上海到北京,创下香港音乐剧在内地巡演的最多场次及观众人次纪录。“有几多邂逅会终生也

    文旅商农融合,这场K歌大赛点亮桃园夜经济

    【来源:上观新闻】7月26日晚,由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和大团镇共同主办的“2025浦东·品桃节夏日K歌大赛”在大团镇赵桥村上演。此次活动以文化为媒,通过“文化+农业+消费”的创意融合,为大团镇品桃节注入文化活力,奏响乡村振兴的甜蜜交响曲。决赛之夜,浦东各街镇的选手们在舞台上尽情绽放,情歌的婉转、

    九龙坡:“文明种子”遇沃土,“十大行动”催开满城幸福花

    “以前过马路提心吊胆,现在车让人、人快走,心里踏实多了!”在九龙坡区杨家坪商圈附近的斑马线上,市民张大爷的感受,道出了九龙坡悄然变化的日常。这些变化,源于一颗颗“文明种子”在九龙坡的深耕厚植。文明成果展示。2024年8月1日,九龙坡区召开城市现代化治理十大行动动员部署会议,正式启动相关工作。该行动计

    千架手风琴奏响丝路华章——探访全国最大手风琴博物馆背后的文化交融

    来源:中国日报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这座位于中国西北边陲的“手风琴之城”,一座藏有10国千架珍品手风琴的文化展馆正用悠扬琴声诉说多元文化交融的故事。作为全国收藏最全的手风琴博物馆,塔城市手风琴文化展馆不仅见证了乐器演变的百年历程,更成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独特名片。跨国琴缘:从1架到1

    田头直达灶头!春华镇这个小程序让游客吃上预约制农家饭,农户增收超预期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洋 星沙时报记者 嵇田利 通讯员 何旭东)乡下钓鱼,哪能就地解决午饭?乡里度假,可否走进农家吃上灶头饭?谁家离我最近?近日,长沙县春华镇三位本地青年自主设计的“搭伙呷饭”微信小程序正式亮相。它不仅为当地农户开辟了新的增收门路,也让寻觅地道乡村味的游客能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