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政协委员阎峰:高关税无法提高美国竞争力 中国新质生产力势成全球资本市场核心资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5:36:00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实施“对等关税”并称4月2日为“解放日”,宣布美国按照其对各国贸易逆差与其对美出口比率计算对等关税,将对华关税确定为34%,加上此前对华20%关税,整体税率高达54%。
“对等关税”超乎全球预期,引发投资者对美国乃至全球贸易萎缩、经济衰退的重大担忧,触发美股2020年以来最大股灾。当地时间4月3日,美股三大指数均大幅收跌,纳指跌5.97%;标普500指数跌4.84%,蒸发约2万亿美元;道指下跌1679.39点,跌幅3.98%。4月4日,在中方率先宣布对美国征收34%反制关税后,美国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延续跌势,继续大幅下跌超过5%。
4月7日中国清明假期结束后,亚太股市跟随美股出现大跌,东京股市跌幅则近8%,新加坡股市重挫近8%,首尔股市跌幅5.57%;原油、贵金属、加密货币市场均显著下跌。市场恐慌蔓延,避险情绪升温。
面对当下市场形势,全球投资者都在思考,未来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会如何演变?资本市场会怎样发展?高关税是否能够提高美国竞争力、实现制造业回流美国?值此重要时间节点,就这些重大问题,本人结合行业经验和个人分析,在此与大家分享几点看法。
第一,从地缘政治角度看,“美国优先”宣告美国主导单极时代的终结,世界走向多极化,需要更有领导力、更负责任的新兴大国引领全球治理体系。“美国优先”使美国在诸多方面背弃了美国的大国担当,而中国近年来在联合国、WHO、WTO等平台的表现和付出,在乌克兰危机、中东冲突等问题上的立场和应对,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作为,在世界舞台上必将受到更大程度的认可和欢迎。
第二,从国际贸易角度看,“小院高墙”促使国际贸易体系分化,形成美国和美国以外两大分界。美国并不能逆转全球贸易自由化趋势,世界将走向美国除外的贸易自由化,中国的巨大经济规模、积极开放政策使得中国在这一体系中必然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大影响。
第三,从全球投资角度看,“关税大棒”不能提高美国竞争力,难以振兴高端制造业,也无法逆转全球化。经济学基本常识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贸易保护主义只能降低生产效率、影响生产力;高关税无法提高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无法吸引制造业回归,无法建立制造业的国际比较优势。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低成本生产要素,来自有组织的高素质劳动力效率优势,来自超长时间的勤奋工作、不计得失牺牲奉献的价值观,来自公平竞争、体面同行、中庸共生的世界观和竞争观,这是美国难以企及和赶上的。
第四,从经济角度看,“关税乱拳”自暴美国经济短板,高关税不是解决美国经济结构问题的良方。高关税的出台是病急乱投医的危险处方,也是美国无法公平竞争、体面解决问题、只能翻脸掀桌子的失败表现。尽管特朗普吹嘘本次对等关税政策的出台为美国的“解放”,但实质上恰恰相反,高关税暴露了美国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事实短板,而这一短板背后是制造业成本高企、生产效率低下、质量控制缺位、管理流于形式、种族问题突出等重大内部问题,高关税只能掩盖这些问题而无法解决。
第五,从金融角度看,“对等关税”最终会反噬,冲击美元国际地位。高关税将加速世界走向美国除外的贸易自由化,缩小版WTO将大大冲击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而人民币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地位将因中国巨大的贸易体量而显著上升,并成为全球投资和国际储备的重要货币选择。
第六,从资本市场角度看,尽管目前大幅震荡,本轮危机过后中国资本市场必将浴血重生,以中国新质生产力为牵引为全球资本市场贡献核心资产和提供增长动能。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急剧变化,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加强,地缘政治博弈加剧,贫富分化、各经济体内部矛盾、局部主权国家之间战争带来重大挑战。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作为投资者必须具备全球视野,以历史视角来分析和研判全球政经博弈下的国力变化,认清财富流动趋势,才能做到透视未来,占得先机。
中国政治稳定,内部团结,领导有力,工业竞争力强,经济持续增长前景乐观,布局中国资产有望获取长期稳定收益。中央政策层面的坚定支持、推动长线/机构投资者增加权益资产配置投资以及中国证监会通过落实分红、市值管理、强化法治等改善公司治理,为全球投资者投资中国资本市场分享成长红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保障。
去年,我国经济顶住来自国外的风险挑战、国内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年GDP增长5%,达到134.9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度接近30%。
目前,尽管出口面临巨大压力,但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将在促进居民消费回升、加大公共和私人投资等方面积极发力,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速完全能够实现。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健康发展,为资本市场长期向好提供了保障。
未来十年,随着中国政府公共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和民营经济活力加快释放,太阳能、新能源车、无人机、基础设施、航天航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必将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半导体等方面创新技术发展有力赋能智能制造和产业升级,中国新质生产力关键行业的核心企业将成长为全球资本市场核心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提供增长动能,成为全球投资者提升组合回报的机遇和载体。
尽管特朗普关税政策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挑战和不确定性,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大幅震荡,但不会改变中国资本市场基本面中长期向好的根本趋势。全球投资者深度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成为新趋势新共识新常态。估值大幅向下调整后,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蓝筹股已成为价值洼地,而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科技股势必成为成长高地。
因此,冷静看待当下市场波动,抓住布局中国资本市场的难得黄金时间窗口,增加中国资产配置,不仅是全球投资者战略性资产配置的关键决策,更可能成为决定今后十年全球资本能否搭乘中国经济成长快车、分享新质生产力红利、提升投资回报的分野。
(本文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君国际董事会主席)

作者:阎峰

文字编辑:李彬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李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