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发布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深观察 | “甲亢哥”中国行,为何能刷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0:46:00    

“甲亢哥”来广东了!4月5日下午,“甲亢哥”来到深圳开启了他的旅游直播,近6小时直播观看量破700万次,“甲亢哥”乘坐汽车下水、体验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与机器人共舞、看无人机表演等多个高科技名场面在外网出圈。(4月7日《深圳晚报》)

“甲亢哥”自今年3月开启中国之旅,从穿花袄爬长城到赴河南少林寺学武术,从在成都与川剧演员上演“贴脸对决”到被深圳科技“宠”上天,这个在YouTube坐拥3700万粉丝的“抽象”主播,不仅让国内粉丝热情高涨,相关话题数十次登上微博热搜,更让海外观众通过他的镜头,拼凑起对中国的认知拼图,直呼“颠覆想象”。

“甲亢哥”的中国行,为何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画风独特是其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不容易。“甲亢哥”以其极具感染力的表情和情绪,以及毫不做作的真实反应,成功地在众多网红中脱颖而出。加上他爱玩“抽象”、喜欢整活,精准契合了青年群体的兴趣点,吸引了大批年轻粉丝。真实感是其二。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存在偏见和误解,很多西方民众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落后、保守的层面。而“甲亢哥”的直播,动辄五六小时一镜到底,直播互动随时“突发”,没有刻意的修饰与“摆拍”,为西方网友提供了一个了解真实中国的窗口。在他的直播里,乘坐高铁穿越山洞手机信号丝毫不减的细节,让“中国速度”清晰可见;在少林寺附近的武馆求学,武术师傅拒绝学费的一幕让世界看见中国普通民众的“格局”;在深圳坐上比亚迪仰望U8下水,激情下单华为MateXT三折叠手机,看多架无人机在夜间变幻出巨龙、人形等图案,科技赋能生活的图景实时展示在世界面前……

从李子柒的田园叙事到“甲亢哥”的生动直播,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正在形成新范式——不再依赖宏大叙事,而是通过具体可感的生活场景,让世界触摸到中国的真实脉搏。“甲亢哥”的中国行让我们看到,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传播不再是独角戏,民间力量也能成为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通过他们的视角和讲述,透过未经修饰的镜头,能够让海外民众意识到,跨越年龄、国籍、肤色,中国人是一个个具象的、有相似情感共鸣的鲜活个体;能够让世界看见一个充满活力、科技发达、文化多元的中国,让他们真心实意地发出“我想去中国看看”的感叹。

面向未来,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普通人”来到中国,亲身感受中国的发展与变化,并用他们的方式向世界讲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我们也应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以更自信、更包容的姿态欢迎世界走进中国,让世界更深入地体验中国魅力。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皇甫思逸

图/央视新闻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谭敏

相关文章

    宛城区五里堡街道:常态化防溺亡宣传,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多士沛7月以来,持续高温天气导致水域活动风险陡增,溺水事故进入易发期。为切实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南阳市宛城区五里堡街道将防溺亡工作纳入日常治理重点,构建“常态化宣传+全时段巡防+全方位保障”工作机制,全力推动防溺亡措施落地见效。宣传引导常态化。该街道组织机关、社区党员干部

    热辣滚烫的“手”护者丨乘热而上 “飞手”护电

    大皖新闻讯烈日之下,双手拿着遥控器,操控着无人机在铁塔周边飞行,屏幕里实时显示铁塔部件的温度,这是合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丁鹏堃夏天的工作日常。高压电力线路是城市供电“主动脉”。目前,合肥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负责运维的主网高压线路长度达4900公里,这些线路的夏季安全稳定运行对于企业生产、居民清凉至

    区民政局开展老年服务机构防诈骗宣传活动

    为了提高辖区老年人的识骗防骗能力,切实防范化解养老服务领域诈骗风险,日前,区民政局开展老年服务机构防诈骗宣传活动。活动中,区民政局工作人员先后来到丹徒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九如城(丹徒)康养中心,为老人们送去了精心制作的防诈骗宣传手册与手扇,并通过播放反诈宣传片、现场问答等方式,耐心地向老人们普及防骗

    中美鲁东南联合考古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办

    来源:【中国文物报】7月17日至20日,“聚落与社会:中美鲁东南联合考古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办。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韩国、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以及中国内地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高校、文博单位、科研机构等60多家单位共1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中美鲁东南联合考古项目

    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智库报告解析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精神基石

    从考古遗址的文明探源,到多彩非遗的活态传承;从千年古厝的焕然一新,到历史文化名城的修缮保护;从新大众文艺的生动实践,到“文化+”新业态纷纷涌现……传统与现代共生、本土与全球对话,具有鲜明主体性的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融汇、生长,为新时代新征程厚植精神根基,提供不竭滋养。“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