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发布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当AI赋能医疗 可以给医生和患者带来什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22:05:00    

中新网南宁4月7日电(陈沿佑)随着AI(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越发广泛,许多行业逐渐将其接入,引起了一轮轮“变革”。那么当医疗行业碰上AI,又会给医生和患者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4月7日,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杭州幻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AI医疗导诊系统”上线。中新网记者就“AI接入医疗行业,可为医生与患者带来怎样的变化”等问题请医生解析。

图为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杭州幻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AI医疗导诊系统”。陈沿佑 摄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刘杰介绍,医院接入AI后,患者就诊时需要挂什么科室,可通过AI导诊系统完成。“病人来到这里不懂看哪个科,它可以告诉你看哪个科,还可以把那个就诊科室的挂号链接给你。”

刘杰表示,写病例、写各种记录、小结等,会耗费医生很多时间。接入AI系统后,能够用AI智能生成患者门诊病例、住院病例等资料,医生会有更多时间跟患者沟通病情。

在医院病人出院随访方面,刘杰介绍,未接入AI前,需要医生定期随访以保证病人的周期管理。接入AI后,系统可以自动通知。“比如这次做了手术,患者隔三个月还需要回来做手术,它会自动提醒患者。还会告诉患者养护周期内的注意事项。”

南宁市民祝子艳介绍,AI与医生相结合,病情诊断率可能会更高,但需要民众慢慢适应。“可能很多人一开始接受不了,因为很多民众习惯了传统的医疗模式,要找人去看病,找人去问事情。”祝子艳说。

谈及AI是否会改变传统的就诊模式?能否替代医生做手术?刘杰介绍,医院接入AI后一定会改变传统的就诊模式;在做手术方面,现在AI还不能替代医生。

“目前来讲,我们觉得AI还是一名助手的角色,人工智能发展现在更多的是一些语言方面的总结归纳。医生做手术方面,目前AI还是不可以替代。”刘杰说。(完)

相关文章

    一天几十例!暑假这类手术激增,医生:不是每个男孩都要挨这一刀

    潮新闻暑假的到来,家有男宝的家长们又开始操心同一件事——到底要不要带娃去“割包皮”?“现在来做包皮手术的孩子特别多,一天最多能做四五十个。”杭州市妇女儿童医疗集团朝晖院区(杭州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医生田由介绍,由于暑期时间相对充裕,利于孩子恢复。但这事不能盲目跟风,并不是每个娃娃都要挨“这一刀”。如

    《科学》刊发上海科学家成果:小胶质细胞替换疗法有效阻断致命性遗传脑病进展

    北京时间7月11日(美国东部时间7月10日14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彭勃、饶艳霞团队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曹立团队合作,在《科学》(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首次证实通过替换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致病性小胶质细胞,可成功阻断成人起病轴突膨胀伴色素胶质细胞脑白质病(ALSP)的病程进展。ALSP是一种由

    青海上线“医保影像云”看病更便捷

    为扎实推动“智慧医保”建设,根据国家医保局工作安排,青海顺利完成医保影像云部署,标志着青海医保正式具备影像云索引数据上传与影像调阅能力,成功实现全国影像检查结果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用。锚定目标,打通就医堵点。以往的医保影像数据存放分散,调阅不便、无法共享,通过构建全国统一的影像云索引系统,实现影像数据

    上海一家五口“整整齐齐”来看夜门诊!有人直呼:“真是我的救命稻草”

    “这几天,下午两三点实在是太热了。看到有夜门诊,正好等天凉快一点儿了来看牙。”傍晚6时许,在上海市东方医院(北院)口腔医学中心夜门诊,新民晚报记者遇到了排队等候的张女士,她说自己此前补的牙材料掉了,过来再补一下。该院口腔科副主任王少海主任医师介绍,今年5月起,口腔科在日常门诊基础上开启延时服务,增设

    12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4亿多人次医保跨省结算、574万托位数……“十四五”民生成绩单来了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每5年都增长了1岁。郑栅洁介绍,从宏观上看,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