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发布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医生与AI“做同事”:更积极地拥抱,更科学地融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6:37:00    

【来源:《工人日报》】

据3月30日《工人日报》报道,自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深度求索)推出以来,一些医生遇到了患者直接拿着DeepSeek诊断方案来就诊的情况。随着发烧感冒问AI、生病开药问AI等现象日益常见,有关“AI问诊靠谱吗”“AI技术会给医疗行业带来哪些挑战和机遇”等讨论也随之产生。

AI带来的深刻变革,对医疗领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台搭载AI技术的“中医体质辨识仪”,最快只需两分钟便能生成一份体质分析报告,可见AI极大提升了诊疗效率;借助AI强大的数据和算法,公众能了解更多医学常识,有了跟医生进行讨论的“资本”,当AI“专业化”的医疗指导意见成了患者检验权威成色的工具,也为医生诊断、开方等带来了压力。

在此背景下,医生要想赢得患者的信任与尊重,显然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精神,医疗行业也应在服务水平上做加法,增强比较优势。面对AI这个“新同事”,医疗行业、医务工作者不妨积极拥抱、主动接纳,让AI成为可靠的“助手”与“参谋”。

对医生而言,学习AI开具的处方的过程,是让AI技术助力日常诊治的过程,也是提升医生业务水平的契机,比如可在校验和审核AI处方时获得启发,在诊断和调整用药治疗方案过程中获取更丰富和前沿的信息,让AI真正实现“唯我所用”。

医疗服务的品质和温度,是人工智能难以替代的,但AI助手能提升医护工作效率,并在整个医疗领域得到更广泛运用,已是不争的事实。期待医疗行业能利用AI技术不断延展医疗场景,重塑医疗服务链条,让AI大模型在慢病管理、院前到愈后的全周期管理、助推医疗资源下沉等方面得到更全面运用,推动临床研究和医学技术取得更大进步。

当然,在全面接纳和充分运用的基础上,仍需掌握好AI赋能医疗的边界。正如专家所言,需尽快制定和完善AI医疗相关法律法规,明确AI医疗的法律地位、使用边界、安全标准和伦理规范等。更积极地拥抱,更科学地融合,相信AI在医疗领域将大有作为,助力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刘晓君]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华为亮相2025智博会 赋能千行万业数智化转型

    9月5日-8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悦来国博中心举行。本次智博会,华为以“数智世界 一触即达”为主题,呈现华为赋能千行万业数智化转型、携手重庆共创智慧新未来的解决方案与实践成果。华为展厅。主办方供图位于中央大厅的华为展厅共分为“行业数智化场景实践”和“数智化关键技术引擎”两大核心板块。“

    深市2025年半年报:“新”动能持续累积

    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31日,共有2873家深市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整体来看,深市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业绩稳中向好态势明显,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增势强劲,“新”动能持续累积。深市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深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0.24万亿元,同比增

    不会PPT的优先!医学硕导招生帖玩梗招学生走红,回应:最初只是想活跃气氛,没想到火了!

    近日,一则风趣幽默的研究生招生咨询帖在社交平台走红。这位导师以轻松活泼的网络流行梗与年轻人互动,短短数日便收获数千条评论。9月2日,当事人武汉市普仁医院骨关节/运动医学科主任、武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赵志明回应经视直播记者,最初只是想活跃一下气氛,没想到火了,而他的本意是希望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与

    2025年全国科普月《大医生来啦》科普系列!外耳道真菌感染:老人需警惕

    来源:【闪电新闻】外耳道真菌感染:老人需警惕2025 年全国科普月,大医生聊科普知识!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和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大医生来啦》,邀请医生为你说说健康科普知识。真菌易引发外耳道炎,中耳感染罕见。但糖尿病老人若耳痛、流水,尤其夜间剧痛,可能是恶性坏死性外耳道炎,易误诊,需及时排查!# 大医

    总打嗝,有可能是疾病征兆

    打嗝分为呃逆和嗳气打嗝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打嗝是因为 膈肌不由自主地收缩(痉挛),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中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声响。打嗝分为两种,一种是 呃逆,是受了冷热刺激或者突然生气、兴奋,连着好几个短促音(有时有点响亮),“嗝、嗝、嗝……”止不住的打嗝。还有一种是 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