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发布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元化融资扩大消费信贷空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06:49:00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金融促消费的“路线图”,通过引导消费金融机构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向消费重点领域加大消费金融投放,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

锁定资金成本

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重要补充,消费金融机构是一股新兴的金融力量,经过近些年的发展,规模逐渐增大、服务客群越发广泛,在充分释放消费动能和扩大消费信贷供给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消费金融机构还面临资金来源成本高、渠道单一等问题,高成本的资金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快速发展壮大,甚至无法提供可持续的低成本信贷用来惠民生促消费。因此,消费金融行业亟需拓宽融资路径,创新更多融资方式吸引低成本资金,丰富消费信贷供给,促进居民消费品质升级。

《意见》提出,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拓宽资金来源,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金融债券是消费金融机构按照法定程序,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在中国,金融债市场是金融机构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补充中长期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

今年以来,海尔消金、杭银消金均发行了金融债。6月18日,海尔消费金融公司在金融市场上迈出重要一步,成功簿记发行2025年首期规模达10亿元金融债,且主体信用等级为“AAA”。海尔消金此次发债是年内继资产支持证券(ABS)、ESG挂钩银团贷后的又一重要融资动作,该期金融债由中信证券作为牵头主承销商,国泰海通证券、天津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是联席主承销商。海尔消金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期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补充公司中长期资金,优化公司资产负债期限结构,进一步促进发行人主营业务发展,提升普惠信贷服务能力。

对于消费金融机构而言,优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是发行金融债的普遍动因。金融债3年至5年的普遍期限,能够很好地匹配机构的中长期资产配置,有效解决“短钱长用”的难题,锁定低成本资金,提升盈利能力。万得数据显示,截至6月份,今年共有7家消费金融公司发行了金融债。素喜智研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共发行合计121亿元的金融债,最高票面利率2.20%,最低票面利率1.69%,最高、最低票面利率均低于往年。

政策优化为发行金融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路径。《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的实施,取消了非银机构发行非资本类债券的审批要求,令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等非资本类债券由审批制改成事后报告制。欧阳日辉表示,此举无疑便利了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自行调整发债节奏与把握发债时机,激发他们的发债募资意愿。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积极发行金融债,既有前期政策支持、鼓励持牌消费金融多渠道补充资本的因素,同时也因为持牌消费金融行业整体处于稳步上升期,规模扩张需要更多资金尤其是低成本资金来夯实资本实力,并将这种优势从负债端逐步传导至资产端,从而为更好地促进消费奠定根基。

拓宽融资渠道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4)》显示,消费金融公司有效落实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大消费信贷供给力度。

随着消费金融行业资产规模和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将进一步加快居民提高消费支付能力,切实促进消费需求恢复。《意见》提出,拓展多元化消费融资渠道。对于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而言,资金的需求将更高,为获得更多低成本的融资,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势在必行。

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依赖较为传统的基础渠道。欧阳日辉表示,股东资金是最稳定和基础的资金来源,尤其对于有银行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而言,其成本低且来源可靠。新修订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还拓宽了这一渠道,允许消费金融公司接受其股东所在集团的母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存款,进一步增强了股东的流动性支持能力。此外,同业借款则是行业内应用最广泛的融资工具,超过九成的消费金融公司都依赖此方式获取资金,它的主要优点是灵活、便捷,但缺点是期限通常在1年以内,可能导致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风险。

消费金融公司在资本市场上除了上面介绍的金融债券还有ABS可以使用。通过ABS,消费金融公司能将其已发放的、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消费信贷资产打包成证券,向市场投资者融资,从而有效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另外,消费金融公司还可以利用银行贷款等方式补充资金。银团贷款适用于单家银行授信额度无法满足其大额资金需求的场景。银登中心资产流转则为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了一个转让信贷资产收益权的全国性平台,以增加流动性。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消费需求作为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扩大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消费金融机构作为链接资金与消费的节点,其融资能力的建设直接关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欧阳日辉表示,为突破传统资金瓶颈,同时满足日趋严格的金融监管要求,消费金融机构应加速从单一融资渠道向多元化体系转型。消费金融机构应主动作为,助力扩大内需与促进消费的战略布局,构建一个更加稳健、高效且与宏观经济同步发展的生态。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党委书记兼会长许泽玮表示,多元融资也为消费金融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资金运作空间,使其能够在保障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放宽信贷条件,降低信贷门槛,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融资工具的持续创新,消费金融公司将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多力量。

培育竞争优势

随着监管要求趋严、市场环境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自营能力、风控能力正逐渐成为消费金融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天眼查数据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认为,对于消费金融机构而言,要逐步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不断强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用户提供精细化、优惠、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意见》提出,引导消费金融公司提升自主获客和自主风控能力,合理确定贷款综合利率水平。

近年来,消费金融机构多举措强化自主获客能力建设,以数字化破解消费金融行业客群分散的痛点。招联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创新推出数智化“自服务”体系,完善客户增信机制。招联通过金融科技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困境,为客户提供再分期、息费减免等个性化还款服务方案,将“主动找客户”的传统贷后模式变为“客户主动找”的新型贷后交互模式,创新贷后管理方式,切实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消费金融机构还持续提升自主风控能力。中原消费金融首席风险官周晨卉表示,消费金融公司建设自主风控能力,一方面有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助力行业更加规范发展,避免风险管理过度依赖其他机构的兜底;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公司本身的经营能力,有效管控资产质量,促进公司健康且可持续发展。具体来看,中原消费金融根据客户信贷转化的行为规律与违约损失的深层次逻辑,提炼出高周转、类小微等各类需求特征客群,并结合客户的金融、消费等不同属性形成分层体系,在更了解客户的基础上提供更具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苏筱芮表示,在合理确定贷款综合利率水平方面,消费金融公司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科技,不断完善客户画像,针对不同客群的属性、需求开展授信,为客群提供高质量、差异化的消费金融服务。同时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运营成本、风险成本等因素,确保贷款利率与风险相匹配。

接下来,消费金融公司需努力提升自主获客和自主风控能力,将金融服务嵌入各类消费场景,高效推进场景化获客,从而更好地支持消费提升。(经济日报记者 王宝会)

相关文章

    惠州每个乡镇至少建1座镇级公益性墓地,资金配套严重不足

    日前,惠州全市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工作推进会透露,根据省殡葬事业“十四五”规划,确保每个乡镇至少建有1座镇级公益性安葬(放)设施,当前,惠州尚且存在建设总体进展有待加快、部分县(区)资金配套严重不足等问题。参会人员参观仲恺人文生态纪念园(来源:惠州民政官网)南都记者观察,8月22日,惠州市民政局在仲恺

    证监会一日“数箭齐发” 多家公司领巨额罚单

    中经记者 郭婧婷 北京报道8月22日晚,证监会及其下属地方证券监管局集中发布多项行政处罚决定,对一批涉及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规的上市公司及其责任人开出重磅罚单。罚单涉及*ST紫天、*ST汇科、华扬联众、泰禾集团等多家公司。《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这批罚单金额大,相关责任人被实施终身市场禁入,甚至有

    每经热评丨*ST天茂计划主动退市 财报难产投资者如何理性决策?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A股公司主动退市案例再度出现。*ST天茂(SZ000627,停牌,下称天茂集团)公告显示,因公司拟进行业务结构调整,且该调整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公司计划以股东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股票在深交所的上市交易。对此,公司实际控制人刘益谦方面为公众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阿里展区抢鲜看:AI正在加速转化为“人间烟火”

    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展。25日,各大科技企业已经布置好展区,3000多项展品济济一堂。在阿里巴巴展区,我们看到模型能力突飞猛进,正在通过开源生态引发一场生产力变革;与此同时,AI也正在加速转化为“人间烟火”,成为大家工作、生活的得力“助手”。 图为阿里巴巴展台 AI帮

    麻省理工毕业,这位印度工程师来大湾区搞“黑科技”!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袁思杰 实习生顾欣宇 香港 深圳报道想象一下,人类指尖的轻触,不再局限于宏大的雕塑或巍峨的建筑,而是能在蝴蝶翅膀的虹彩纹路间游走,甚至在细胞膜的精微褶皱上书写生命的密码——纳米3D打印技术,正是这样一支点石成金的“神笔”。它以原子、分子为墨,以微观尺度为砚,突破传统制造的藩篱,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