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佳颖 通讯员 陈雨虹 徐珊
近日,浙江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突发胸痛的患者。
因匆忙进食,31岁的张先生(化名)突发剧烈胸痛,紧急就诊,医生经胃镜将食管异物嵌顿取出,发现距门齿25-35cm有一长条状血肿,结合病史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食管血肿。
询问得知,张先生在吃一根烤肠时未充分咀嚼,烤肠不慎卡入食管,后又干呕,引发局部黏膜损伤,导致血管破裂形成血肿。所幸发现及时,经禁食、抑酸护胃、营养支持等治疗,患者症状逐渐缓解,一周后复查良好。

图片由创作大脑AI生成
浙江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冯玉良表示,许多人有过这种经历:吃东西时过急、过快或食物过烫,感觉食物通过食管时有一种说不出的疼痛感。轻者这种痛感随着食物咽下慢慢缓解,严重者则可能会出现食管异物划伤、灼伤,甚至食管穿孔、食管黏膜剥脱!这样的情况,很可能是食管血肿。
食管血肿是食管黏膜下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的局限性隆起病变,多由外力损伤(如食物嵌顿、误吞尖锐异物)或剧烈呕吐引发。患者常表现为突发胸痛、吞咽困难,易被误诊为心绞痛或胃食管反流病。
如何预防食管损伤?
细嚼慢咽,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避免“狼吞虎咽”;慎选食物,老年人、儿童避免进食黏性大、质地硬的食物;及时就医,若出现吞咽梗阻或胸痛,切勿强行吞饭、喝醋,应立即禁食并就诊。
冯玉良提醒,内镜检查是诊断“金标准”。食管血肿早期症状隐蔽,易被忽视。通过胃镜检查可直观判断血肿范围及是否穿孔、感染。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可痊愈,但若血肿进行性增大或合并感染,需外科干预。
平时饮食需牢记“三不要”:不要趁热吃、不要大口吞、不要边吃边说话!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