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以“永远在路上”的担当精神推进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各地各部门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锻造领导干部以身许党、夙夜在公的作风。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然而,当下有的干部革命精神淡化、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不担当、不作为,不仅引发群众强烈不满,还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担当作为的重要性、必要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意义重大。
愿担当是干部起码的做事准则。干部干部,先干一步。一段时间以来,“宁可不做事,也不能出事”“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难题往上交”,某些干部身上存在躺平心态。这种消极心态的根源是党性修养不够。遇到矛盾惊慌失措,遇见斗争直打摆子,这哪还有共产党人的样子!每个干部都要从灵魂深处思考并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问题,不断提升能力、锻造魄力、激发动力。
敢担当是干部政治品格的体现。如果说愿不愿担当还有一点能力因素,那么敢不敢担当拷问的就是政治品格。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共产党的干部,就是要站稳人民立场,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善担当是干部驾驭复杂问题的能力所在。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增强洞察力、预见力、决断力、执行力,既直面问题、勇挑重担、积极应对,又头脑清醒、务实稳妥、科学决策,凡事务求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既要靠干部的内因驱动,还要抓好外因的促进作用。各地各部门要加大改革创新在干部考核和提拔任用中的权重,建立健全改革容错纠错机制,让鲜明地“上”、坚决地“下”、大胆地“容”深入人心、形成导向。
编辑 毛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