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发布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维施策育英才 匠心筑梦谱新篇 ——西宁市城中区探索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10 20:55:00    
社会化学习现场。本版图片由西宁市城中区教育局提供
校长领导力提升培训。
专家为教师答疑解惑。
数字化教学。

西海新闻记者 莫青 通讯员 李萌婕

教育兴则国兴,教师强则教育强。西宁市城中区始终立足区域实际,紧扣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核心,通过创新教学实践引领、搭建多元平台、强化人才资源等一系列举措,持续完善培训机制、优化引育环境。这些扎实工作显著提升了教师素养与教学能力,为城中区教育长远发展筑牢了人才根基,书写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鲜活答卷。

以特色实践为载体

破解学科教学难点问题

针对学科教学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西宁市城中区聚焦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难题,创新搭建“读写教室”实践平台,邀请全国“读写教室”共同体理事长、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国均等专家入驻指导,围绕“读写融合”开展专题研究与教学实践。

为确保实践活动落地见效,2025年城中区精心策划了系列配套活动:组织“读写教室”理事校开展专题研讨,让来自不同学校的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分享在读写教学中的经验做法与遇到的困惑,通过教学案例展示、教学过程复盘等形式,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开展“联结+”主题阅读与“文学圈”教学实践研讨,“联结+”主题阅读打破单篇课文教学局限,引导教师围绕特定主题整合阅读资源,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文学圈”教学实践则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朗读、观点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合作学习能力。

这些特色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为语文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让教师明晰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在专家指导与同伴互助下,教师们逐步掌握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随之提高,课堂氛围更加活跃,真正实现了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同频共振。

以专业教研为纽带

革新教学理念 提升教师能力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高质量的教研活动则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革新教学理念的关键抓手。为推动区域课堂教学转型,破解教学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城中区专门引进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的教育资源,成立张齐华“社会化学习”西宁城中工作站。

工作站以区域课堂转型核心需求为导向,确立“诊断—反思—建构”的行动主线,始终扎根一线教学场景,深入学校开展实战化教研。工作站团队先后走进西关街小学、沈家寨学校等6所区属学校,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精准诊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教师反思教学方法与策略的不足;结合学校学情与学生特点,共同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手把手”的指导方式,让教师不再是被动接受理论知识,而是主动参与到教学改革实践中,逐步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深化对高效课堂的理解与探索。

截至目前,工作站已累计辐射带动120余名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参与教师在先进理念引领下,课堂设计更具针对性、互动性,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不仅自身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更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直接受益者,有效推动了区域课堂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以数字转型为抓手

拓宽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成为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中区紧跟时代步伐,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构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通过开展系列培训,助力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充分激发课堂创新潜力。

为确保培训实效,城中区聚焦不同维度精准发力:信息科技教师数字素养能力提升培训紧扣学科教学实际,引入前沿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显著增强信息科技课程的专业性与时代性;通过实操演练培训深度应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指导教师高效利用平台资源检索、课程设计与线上互动等功能,推动优质数字资源与日常教学有机融合;“人工智能+教育”专题培训立足技术前沿,组织教师深入探索智能批改、个性化学习推荐、虚拟仿真实验等应用场景,拓宽教学视野,增强未来课堂的构建能力。

系列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广泛采用现场操作、案例研讨、小组协作等多元方式,确保教师真正学得会、用得上、能创新。数字化转型正逐步成为城中区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引擎,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以人才培育为核心

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

教师队伍的持续成长,离不开完善的培育机制与优质的人才资源支撑。城中区始终将人才培育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通过构建多层次培训体系、优化干部选拔机制、激活“银龄”教育资源的三重举措,为教师搭建全方位成长平台,全力推动教师队伍整体提质进阶。

教师培育方面,城中区教育局构建覆盖广泛、层次分明的培训体系。上半年,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国培及省级、市级培训48项,培训内容涵盖教育管理、学科教学、德育工作、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让教师能够接触到更高层次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拓宽专业视野。同时,开展“送培入校”活动17场,将优质培训资源直接输送至学校,结合各校实际需求定制培训内容,切实解决教师外出培训的时间与交通难题。

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城中区不断优化选拔任用机制。通过深入学校调研,从教学能力、管理水平、责任担当等维度综合评估,精准描绘“干部画像”,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人员充实教育管理岗位;同步建立“中层人才干部库”“城中区教科研训评审专家库”等战略人才储备库,覆盖教育管理关键领域,为教育事业长远发展储备后备力量,保障干部队伍的稳定性与专业性。

此外,城中区还充分挖掘“银龄”教育资源优势,扩容薛伟平“银龄教师团队”,聘请拥有丰富教学与管理经验的退休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通过听课评课、专题指导、师徒结对等多种形式,实现教育智慧与教学经验的代际传承。形成了“老带新、传帮带”的良好氛围,多维度助力教师队伍成长进阶。

如今,在城中区的每一所学校,都能看到教师们潜心教学、积极教研的身影,感受到数字化教学带来的高效便捷,体会到“银龄”教师与年轻教师携手并进的温暖。城中区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让教师队伍建设成果逐步显现,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城中区将继续围绕教师队伍建设核心目标,不断优化举措、完善机制,为教师搭建更多成长平台,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教育队伍,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育事业的沃土上实现价值、发光发热,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区域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

《西海都市报》(2025年09月10日 第A5版:青海·关注)

来源:西海都市报

相关文章

    多维施策育英才 匠心筑梦谱新篇 ——西宁市城中区探索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径

    社会化学习现场。本版图片由西宁市城中区教育局提供校长领导力提升培训。专家为教师答疑解惑。数字化教学。西海新闻记者 莫青 通讯员 李萌婕教育兴则国兴,教师强则教育强。西宁市城中区始终立足区域实际,紧扣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核心,通过创新教学实践引领、搭建多元平台、强化人才资源等一系

    给深圳教育工作者的一份特别礼物!这场音乐会成功举办

    九月鹏城,晚风伴着音符流淌。9月9日晚,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深圳市教育局再度携手深圳交响乐团奏响对教育工作者的崇高礼赞,用一场“老师 您好”2025年教师节音乐会,为全市教育工作者送上的一份特别礼物。华章共谱,礼赞师恩精心编排致敬师者匠心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

    关于食堂伙食问题,广东东莞理工学校回应:正在整改中

    新学期伊始,东莞理工学校有学生家长向记者反映该校食堂伙食出现分量少、价格贵、食材不新鲜等问题,以致部分同学饿肚子,不得不吃泡面充饥。9月5日,校方工作人员回应称,本学期学校重新招标饭堂承包商,管理和工作人员可能不熟练,校方亦在留意饭堂情况,目前正在整改中。家长反映:孩子在校不得不吃泡面记者注意到,东

    推动教师成为变革的中坚力量

    本报讯(记者 宗河)当地时间8月28日至29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智利圣地亚哥出席世界教师峰会和2030年教育高级别指导委员会会议。 怀进鹏作为世界教师峰会唯一受邀会员国高级代表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在“迈向变革性的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全体会议上讲话。他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

    新学期江苏一批新建、改扩建学校陆续投入使用

    距离新学期开始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了,眼下江苏各地一批新建、改扩建学校进入收尾阶段,即将在秋季新学期投入使用。在南京,新建的南师附中燕子矶新城学校滨江校区正静候开学季的到来,学校以中式风格为基调,白墙青瓦与现代元素相融合,仿佛置身于传统的书院当中,该校区由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三个学段组成,其中,幼儿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