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发布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应急管理部答封面新闻:新修订总体应急预案指导全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2:09:00    

封面新闻记者 戴云

4月16日,应急管理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针对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局长范朝晖在回答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该预案在应急预案体系中处于统领定位,适用于党中央、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工作,指导全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局长范朝晖。图片来源:应急管理部官网

据介绍,应急预案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方案。

2005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实施以来,在推动建立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防范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范朝晖表示,近年来,应急管理实践不断丰富,各类风险耦合、链发对应急指挥体系、信息报告、协调联动、应急保障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发事件应对面临新的形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突发事件应对组织指挥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能也作了相应调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势在必行。

“《总体预案》修订印发,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范朝晖具体介绍了三方面意义。

一是党的创新理论在应急管理领域的生动实践。《总体预案》着眼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全局,结合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际,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等党的创新理论运用、转化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制度措施,确保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地。

二是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总体预案》充分吸收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队伍力量、物资保障等方面改革创新成果,总结固化现场指挥、风险防控、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分级响应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有力有序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更完备、更稳定、更实用的制度保障。

三是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必然要求。《总体预案》着力强化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在制度、信息、资源、响应和行动等方面的整体协同联动,加强部门间、军地间,以及跨灾种、跨区域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资源协调和响应联动,实现各类应急资源和力量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高效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为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相关文章

    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守文化主体性——智库报告解析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精神基石

    从考古遗址的文明探源,到多彩非遗的活态传承;从千年古厝的焕然一新,到历史文化名城的修缮保护;从新大众文艺的生动实践,到“文化+”新业态纷纷涌现……传统与现代共生、本土与全球对话,具有鲜明主体性的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融汇、生长,为新时代新征程厚植精神根基,提供不竭滋养。“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

    青岛已与54个国家的95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

    新华社客户端济南7月19日电(记者张武岳、丛佳鑫)在19日上午举行的青岛国际友城交流月开幕式现场,青岛市与匈牙利绍莫吉州签署建立友好合作城市关系协议书。至此,青岛已与54个国家的95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初步形成“朋友遍天下”的良好局面。开幕式现场,青岛市还与白俄罗斯明斯克市、新西兰达尼丁市签署深化友

    我国上半年共签发普通护照1064.8万本

    记者从今天国家移民管理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国共签发普通护照1064.8万本、内地(大陆)居民往来港澳台证件签注4745.6万张(件)次,签发港澳台居民来往内地(大陆)通行证116.1万张;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88.7万证次。移民局政务服务平台为中外出入境人员提供查询等政务服务89

    中老签署2025年澜湄合作专项基金老挝项目合作协议

    新华社万象7月15日电(记者赵旭 马淮钊)2025年澜湄合作专项基金老挝项目合作协议15日在老挝首都万象签署。中国驻老挝大使方虹与老挝外交部副部长迈通签署协议。方虹在签字仪式上表示,澜湄合作作为首个由流域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已进入第十个年头。中方将继续秉持“发展为先、平等协商、务实

    西宁市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显著

    青羚网讯7月11日,记者从“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高质量发展”西宁专场新闻发布会获悉,西宁以系统统筹、生态优先、创新活力、开放合作、以人为本为抓手,加快建设“产业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生态之城、幸福之城”。系统统筹方面,西宁从融入和服务全国全省大局出发,提出建设“一个创新服务基地、三个中心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