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15日郴州讯(通讯员 唐海雄 马寅涛)近日,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一位特殊患者——40岁的装修工人张先生(化名),他自述在操作高压喷漆设备时,管道突然爆裂,高压油漆瞬间击穿右手掌。尽管伤口仅是一个细小的皮损,但剧烈的疼痛和迅速肿胀的手掌让他冷汗直冒,遂立即前往医院就诊。而这起看似普通的“小伤口”,实则暗藏致命危机。

患者立即行急诊CT检查,影像结果显示:右手掌软组织内广泛分布着点状、片状高密度影,宛如“散落的化学子弹”。结合其职业史和受伤经过,放射科主治医师唐海雄明确诊断为高压注射伤(油漆)。
据放射科主任易志军介绍,高压注射伤的危害远超普通外伤,这是一种常见于喷漆工、建筑工等职业的严重损伤,通常由高压设备(如喷漆枪、注塑机)喷射的油漆、液压油、水泥等物质导致;高压设备喷射出的液体速度可达每秒数百米,穿透皮肤后会沿筋膜、肌腱间隙扩散,形成广泛的组织浸润。初期症状隐蔽,仅表现为轻微表皮破损或短暂功能障碍,易被误判为无害伤口。但若未及时彻底清创减压,受损组织会因压力骤增和化学成分刺激引发进行性肿胀与剧烈疼痛、急性炎症反应破坏血供和神经及骨筋膜室综合征,更有甚者可造成截肢等严重后果。

影像学检查对高压注射伤的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X线检查可以帮助判断部分不透射线性注射异物的扩散情况;CT检查及后处理技术对注射异物的观察、手术清创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MRI(磁共振)检查软组织分辨率高,不仅可以显示X线成像所不能显示的透射线性注射异物,并可以显示其侵袭范围和软组织损伤。
高压注射伤属于外科急症,医院立即启动创伤救治绿色通道。烧伤整形外科团队在详细评估后行急诊手术。术中发现油漆已渗透至手掌深部腱鞘和肌肉间隙,部分组织因化学刺激严重水肿,清除坏死组织后,采用VSD负压封闭吸引技术,通过持续负压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感染风险。
这类手术的关键在于“早”和“净”,烧伤整形外科主任周永生表示,高压注入的污染物必须尽可能清除干净,同时充分引流,否则残留的油漆会持续侵蚀组织,导致二次手术甚至截肢。
此次成功救治,体现了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在创伤中心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方面的综合实力。从急诊科的快速接诊,从放射科的精准诊断到烧伤整形外科的手术清创,再到未来康复科的全程跟进,医院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优化急救流程,为生命争取每一秒。
据数据统计,高压注射伤常见于装修、汽修、机械加工等行业,但部分患者因初期症状轻微而延误治疗,最终酿成不可逆损伤。高压作业无小事,一个小伤口可能成为“健康炸弹”。提高安全意识,做好防护措施,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好的保护!
医生提醒,作业时务必做到“三必须”:
1.必须佩戴专业防护装备:选择防刺穿、耐高压的防护手套和护目镜;
2.必须定期检查设备:避免管道老化、压力异常等隐患;
3.必须接受安全培训:熟悉高压设备的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理流程。
受伤后牢记“三不要”
1.不要挤压患处:避免污染物扩散至更深组织;
2.不要自行冲洗:普通清水无法清除化学物质,可能加重损伤;
3.不要拖延就医:务必在6小时内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高压注射”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