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地区的青年导演齐聚肇庆,共同见证2025年“看中国/看中华·Z世代青年影像计划·广东行”活动的举办。
来自爱沙尼亚的青年导演Triin 和 Nora借本次活动第一次来到了肇庆。“肇庆很美丽,我们很喜欢这里的山水,肇庆星湖是我见过最美丽的地方之一。”Triin介绍。“本次活动我的课题是关于瓷器文化的展示,下一步,我将探寻到当地瓷器工艺传承人,通过影像记录他们是如何把这项技艺代代传承,焕发新生。”

4月11日,2025年“看中国/看中华·Z世代青年影像计划·广东行”启动仪式举办。
4月11日,2025年“看中国/看中华·Z世代青年影像计划·广东行”(以下简称“看中国”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肇庆学院黎雄才美术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会林文化基金主办,肇庆学院承办,2025年活动主题为“创意•创想•创造”,也标志着为期17天的文化探索与创作之旅全面展开。

2025年活动主题为“创意•创想•创造”。
肇庆学院党委书记谢冠华指出,“看中国”系列活动以影像为媒介,架起了跨文化沟通的桥梁,用镜头捕捉到了最动人的文明密码,这既是文化传播的生动实践,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鲜活印证。
谢冠华期望广大青年以“创意•创想•创造”为主题,记录下岭南大地的风土人情,从中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到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深远意义。“肇庆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与国际伙伴高校的合作,推动师生互访、学术共研、文化共创,并继续携手港澳台同胞,以此项目为纽带增进文化认同,凝聚发展共识。”
来自葡萄牙鲁索夫纳大学的指导老师Danilo Ignacio Miranda Cares在发言中表示,创作是本次活动的核心,作为具有多元化背景的影片创作者,青年导演应以镜头为媒介,用创造力构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让纪录片成为全球观众的“共同语言”。他期待青年导演与创作伙伴以光影为证,在活动中通过与岭南文化的深度互动共同呈现文化交融的无限可能。

项目组成员在肇庆参与文化考察活动。
来自哥伦比亚国立大学的青年导演代表CARLOS MAURICIO GOMEZ MORA在发言中提到,他跨越一万多公里,历经25小时抵达肇庆,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与人文魅力。“纵使背景迥异、语言不通,但影片终将成为沟通的桥梁,青年导演将与制片人携手,在灵感与镜头交融之处用镜头语言打破文化隔阂,以多元视角传递中国故事。”
来自肇庆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的中国香港青年导演严智德表示,“看中国”系列活动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让大家能与不同地区的朋友交流,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在过去三年参与过的项目中,他曾与制片搭档前往广宁、德庆和云浮,体验中国武术、走访侨乡和状元故里,还与在外打拼多年后重返家乡的当地人交流。这次,他将以“少儿街舞”为主题,了解他们内心所想,探究何为热情和创意。

志愿者们通过前期的田野调查为项目积累了大量鲜活素材。
授旗仪式上,谢冠华为项目组代表授旗,外国青年导演Nora Tuisk、港澳台青年导演陈芃蒨及肇庆学院学生霍俊辉、吴菡接旗。
三月以来,青年导演已与肇庆学院的志愿者在线上“结对”组成15个项目组,其中,志愿者们通过前期田野调查为项目积累了大量鲜活素材。启动仪式前一天,项目组成员们参与文化考察活动,在七星岩的石刻间触摸历史,在宋城墙的砖纹里丈量时光,在美术工坊的纸墨中解读拓印。

三月以来,青年导演已与肇庆学院的志愿者在线上“结对”组成15个项目组。
本年度“看中国•广东行”系列活动中,来自西班牙、哥伦比亚、爱沙尼亚、葡萄牙、印度等国家的青年、港澳台青年将与肇庆学院学子携手组成创作团队,围绕四会玉雕、瑶绣“语”她、潮瓷塑魂、舞承新脉、端砚新生代、台湾教师逐梦湾区、粤澳同城等15个特色选题,奔赴肇庆、韶关、潮州、云浮、珠海、中国澳门等地进行深度挖掘与创作,以“创意•创想•创造”为主旋律,持镜头为笔,研光影为墨,描绘岭南大地的历史肌理,用国际青年的视角构建当代中国故事。
“看中国”项目自发起以来,历经15年深耕,吸引了来自五大洲102个国家的1100位外国青年,深入中国26省区市,创作完成1041部纪录短片,累计荣获200余项国际性奖项。2025“看中国/看中华·Z世代青年影像计划·广东行”以“创意•创想•创造”为主题,在地域覆盖由珠三角延伸至粤东西北全域,融入大湾区战略,通过专题研讨、青年对话等活动深化文化互鉴,助力岭南文化、中国文化立起来、走出去,为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立体、生动的中国。
采写:南方+记者 刘舜欣
通讯员:吴杰盛 丘敏灵 刘紫馨
图片由肇庆学院提供
【作者】 刘舜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