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添丁请月嫂,
本来是一件帮宝爸宝妈省心的事,
没想到,却遇到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麻烦!
↓↓↓
事情是这样的,
上海的顾先生正忙着照顾老婆和
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却接到了一家儿童摄影机构的电话,
推销婴儿百天照上门拍摄套餐。
顾先生感到很奇怪,
自己和妻子明明从没有联系过这家机构,
对方居然知道他妻子的姓名、电话、
孩子的出生时间等精准详细的信息。
顾先生当场拒绝了对方的推销,
但是孩子出生还没几天,
一个陌生人就对自己家的信息了如指掌,
这让顾先生感到非常不踏实!
于是,他选择了报警!
近4万条信息泄露
涉上海十多家医院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警方发现,
这家儿童摄影机构的法人邹某某
手里掌握了大量
新生儿母亲姓名、电话、分娩时的医院,
新生儿出生日期等信息。
而这些信息
都是他从一个月嫂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
王某某手中购买的,
总共涉及3.9万余条!
那么,王某某又是怎么拿到
这些私密信息的呢?
原来,王某某是这家月嫂服务机构
常驻一家医院产科的文员。
但是,在她向邹某某提供的
近4万条母婴信息中,
涉及上海大大小小的十几家医院,
这些信息又是谁提供的呢?
警方继续调查,
发现了王某某的同事刘某某,
刘某某是这家月嫂服务总公司的文员。
原来,王某某在了解到
邹某某想购买母婴信息后,
向邹某某出售了自己掌握的母婴信息,
之后又拉拢刘某某参与其中。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陈柳眉:她(刘某某)可以收集到各个医院汇总上来的一些母婴信息,他把这些信息编辑成一个Excel工作表,电脑登录微信发送给王某某,王某某就立刻发送给邹某某。
个人信息5-8元一条
非法获利31万余元
我们的个人隐私价值多少钱?
最初,邹某某向王某某购买的信息
是8元一条,
交易的信息量增大后,
每条信息的价格调整为5元。
尽管价格如此低廉,
但是在三年时间里,
王某某靠着先后向邹某某
出售母婴信息3.9万余条,
非法获利合计人民币31万余元,
其中约有16万元支付给了刘某某。
而邹某某在购买信息后,
又和一家话务公司签订合同,
把母婴信息发送给这家话务公司,
由话务公司向新生儿母亲拨打推销电话,
个人信息就这样被层层转卖!
判了!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小侬真是越想越气!
不过,法网恢恢 疏而不漏!
近期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
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对王某某、刘某某宣判了。
王某某
判处被告人王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十六万元;判处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人王某某赔偿十五万元。
刘某某
判处被告人刘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十七万元;判处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人刘某某赔偿十六万元。
邹某某
邹某某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且没有再次退回补充侦查的必要,检察机关于2024年10月29日对邹某某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
同时,静安区检察院认为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故于2024年11月13日提出检察意见,建议公安机关依法对邹某某作出行政处罚。公安机关于2024年12月26日依法作出给予邹某某罚款一千元的行政处罚。
除了涉案人,
检察机关认为月嫂机构也存在管理漏洞。
这家月嫂服务公司
在上海十几家医院的产科派驻了月嫂,
之所以每天汇总新生儿信息,
主要是用于掌握营业额、
对账、售后服务等工作业务用途。
但现在,
公司的文员轻易地非法出售
近4万条母婴信息,
作为月嫂公司,
显然没有做到个人信息管理者应尽的义务。
因此,检察机关也向
这家母婴机构发出了检察建议,
要求进行整改。
网络信息时代,
个人信息泄露越来越严重,
不少网友深有同感。
究竟如何才能杜绝信息泄露?
有网友觉得这起案件里
顾先生报警寻求法律保护的做法
很值得学习。
普通人多一分“较真”,
不法分子才能少一点“富贵险中求”的侥幸。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欢迎评论区支招。
【侬好上海·小鹿综合编辑】
侬好上海(ID:helloshanghai2013)综合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素材来源:@央视新闻@大小新闻@微博网友,如有冒犯,敬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