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
文物“探“春!古人把对春天的理解,留在了……
玉兰、桃花、燕子、梨花、蝴蝶……春天在韵味悠长的诗词散文里,也在穿越时空的典雅文物中。古往今来,春天以不同的形式被记录,焕发光彩。让我们跟随10张文物“探”春主题海报,从文物里“读”春天,解锁古人对春天的理解。海报、视频:孟丽静策划:孟丽静 施鳗珂 刘茜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来源:新华社
-
中国第一口超7000米超深井 这口“争气井”为何来之不易?|四普新发现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实习生 孙思淼盛夏八月,拂过耳边的风都带着躁动的气息,炙热的阳光从头顶倾泻而下。此时,来到位于绵阳梓潼县观义镇的池塘村,驶进一条乡间小道中,只见在围墙围出的空地中,一块刻着“关基井”的石碑在蓝天白云间静静矗立。当微风吹过围墙外树木发出“沙沙”的声响,似在诉说此地曾历经的一段峥嵘
-
金牛蜀道绵阳段新发现7处文物遗存 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日前发布。本次蜀道考古调查共调查蜀道里程2073公里,沿线分布各类文物遗存1034处,其中金牛蜀道绵阳段有38处;新发现各类文物遗存297处,其中金牛蜀道绵阳段7处。 蜀道考古调查2024年3月启动以来,在国家文物局的统筹下,川、陕、甘、渝四省市考古科
-
时空见证·抗战文物说历史|一把抗联密营自制的手枪
这把锈迹斑斑的手枪是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是当年东北抗日联军将士们在林海雪原中抗击日寇的自制武器。这把枪外形粗糙,有效射程只有几十米。虽然比不上正规生产的手枪,但它携带方便,使用灵活。记者:高铭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河北博物院今年暑期累计接待观众76.2万人次,同比增长18.4%
河北博物院今年暑期累计接待观众76.2万人次同比增长18.4%,其中省外观众占比40%8月31日,游客在河北博物院参观。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纵览客户端讯(河北日报记者史晓多 见习记者刘蕴哲)从河北博物院获悉,2025年暑期,河北博物院通过延长开放时间、推出多元主题展览、策划专题社会教育活动等,累
-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结束79年海外漂泊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结束79年海外漂泊国宝回家 完璧有时核心阅读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子弹库帛书194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是目前出土的唯一战国帛书、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
-
百余件(套)文物亮相“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
“代达罗斯:希腊克里特岛的神话”特展开幕式4月14日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本次展览为我国首个米诺斯文化专题特展,汇集希腊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珍藏的172件(套)珍贵文物及1件现代复原展品。这是展出的大理石头像。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米诺斯文化是欧洲最早的青铜文明之一,以宏伟的宫殿建筑、精美的壁画、高度发
-
以科技打开“时光宝盒”(纵横)
钟 颐你可能想不到,“中国龙”还会长着一对牛耳。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7项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得益于科技助力,河北雄安古州城遗址出土的两件唐代彩绘陶质龙首修复完成,显露出全新的龙形象。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科技手段被引入田野考古,“慧眼览古幽”正在成为“常规操作”。在科技赋能下,考古工作
-
辽宁两条游径入选全国优秀文物主题游径
日前,国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确定31条游径为2024年度优秀文物主题游径,我省“抗战寻英”文物主题游径、抗美援朝出征地文物主题游径入选。辽宁是抗日战争起始地,“抗战寻英”这条延展千余公里的主题游径,串联沈阳、抚顺等10市15区县,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为起点,贯通沈阳二战盟军
-
《山西省文物保护条例》七月一日起施行
6月5日,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对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山西省文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了介绍。不可移动文物:防止建设性破坏我省是文物大省,文物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为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规定,在旧城区改建、城中村改造、土地成片开发前,县级以上人民